公立医院|为啥中国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

【公立医院|为啥中国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本文作者:573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得了胰腺癌,去哪治最好」,跳出第一个回答是某认证医生:「不好治啊,及时做手术吧」 。
模糊的回答无异于在溺水者大声呼救时,岸上的人告诉他:「救生圈很重要啊!」 。
事实上,无论用什么渠道搜索类似问题,得到的答案几乎都似是而非 。
为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源头上,国内的公立医院就不爱打广告引流,患者就只能根据口口相传,摸着石头过河 。
不爱打广告的公立医院
在中国,民营医院以近全国医疗机构 70% 的体量管理着不到 15% 的病人,但广告覆盖率却横扫一片,大大压过公立医院一头 。
从广告数量来看,远在 2003 年,当私营医院仅占全国医疗机构的 46% 时,其广告申请数量却仍是公立机构的 9 倍——而这些公立机构也主要以外包科室为主,鲜见正规三甲医院的商业宣传 。
公立医院|为啥中国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
文章图片


超负荷工作的中国医生
图源:2019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如果我们来算一笔账,以上海和纽约的心脏科门诊为例,上海市的心内科门诊收费为 25~500 元/人次,而纽约市却有为 195~510 美元/人次(不计算医保,未纳入国际门诊费用) 。
以医院整体计算,2012~2018 年,我国门诊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 32~33%(其中挂号费仅为 2%),整体成下降趋势;而同期美国医院的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 40~48%,整体呈上升趋势 。
如果说在其他国家,门诊劳动换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和医生收入画上一个「等于号」,那么对大部分中国公立医院来说,门诊劳动更多意味着额外人力支出,但经济收入却并不明显提高 。
明显「吃力不讨好」,这解释了国内医院为什么不愿意投放广告、吸引更多患者 。
商业化悖论
另一个问题是,广告似乎带有「商业化」的标签,而对公立医院来说,一点点的「业绩增长」都会被社会视为异端 。
前些年,广东吴川市人民医院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院 2012 年住院病人突破四万人次」——招致网友痛骂医院医生利欲熏心、医德沦丧 。
对此,有专家曾提出,基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享受政府拨款特殊性(尽管部分医院仅 5% 的收入来源于政府拨款),公立医院本不能市场化的,若是再有一点点像莆田系医院一般打广告招揽「客户」的行为,那公立医院就更容易成为众矢之了 。
公立医院|为啥中国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
文章图片


公立医院|为啥中国公立医院不爱打广告?
文章图片


我国某三甲医院官网的宣传信息,与对应档次的美国类似大学附属医院的官网宣传比较,相对来说,我国医院宣传的内容与老百姓的贴身生活较难挂钩(图源:医院官网截图)
在这些基础上,医院的宣传部门也较为不上心 。
整体来看,多数公立医院的宣传重点,在于通过各类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和奖励、手术视频等提升业内知名度 。对于业外的公众认知度,几乎全靠「啃老本」 。
大部分医院的宣传部门,在公众号的运营上也更偏向于完成任务,而非追求阅读量和效果 。
结果就是,医院的宣传部门发布的信息,并不贴合病人的需求,缺乏市场意识和服务态度 。而这些又最终共同导致了医院宣传口的薄弱,和对广告和品牌建设的淡漠 。
广告,到底要不要打?
所有的这些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医院不爱打广告,患者只好持续「盲人摸象」 。
为什么说「盲人摸象」?很显然,大部分患者很少可以了解到,哪个三甲医院的哪个科最适合治疗自己疾病,更不了解哪个医院的哪个科在哪个疾病领域最擅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