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一位在检验科工作了10年的医生的内心独白,看完太扎心!

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米蓝色的天空”
首发简书,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首先声明,我只是万千在医院工作的人之一 。甚至是在专业上,也只是养家糊口的普通人而已 。所以,让我去讲什么科研成果、学术言论是不可能的 。一没那本事和资历,二没那兴趣研究 。
这世界是如此喧哗,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傻 。by 李宗盛
今天,只是上班时,面对每天都会经历的琐事,忽然想写这么一篇文而已 。若看官您觉得有道理,在屏幕前点点头即刻 。若您觉得都是无稽之谈、一面之词,也大可不必深究,关掉就是 。不撕逼不谩骂,我只是从我的视角上,说说情况和心理 。以便于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下,能让看到这篇文字的你我,多一些相互理解而已 。
检验科|一位在检验科工作了10年的医生的内心独白,看完太扎心!
文章图片


4
既然我在这里工作,就请相信我的能力
尽管时代已经变迁,尽管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接管主流 。可人们仍旧有一个老旧的思想:看病的时候习惯去找老专家,看到年轻医生就觉得不踏实 。
可你要明白,既然我能在这里工作,就一定能满足你的需求 。我这个专业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愈加趋向于自动化和精密化 。但凡是一间具有一定规模的检验科室,你都应该能看到一台台大小各异的仪器在里面 。随着发展,手工项目愈加成为一种校准的手段,而不是常规的检测方法 。
就拿血常规举例,它只需要一台仪器,便能在几分钟内将十几项数值分析出来,递到你面前 。而在以前,血细胞计数必须要放到显微镜下一个个数,对数以亿计的各类细胞进行辨识和计数,用类似于统计学的方法来得出结果 。一个标本耗费的时间往往是现在的无数倍,所检测的项目还只是最基本的,远达不到现在这般分类明确和详细 。所以,我们每天便是与仪器为伍,操作着仪器和电脑,将一个个实验完成 。
面对着发展,我们要快速的适应和学习每一种新型仪器的操作使用 。这方面来说,年轻人的优势便体现了出来 。单说一点,让一个打开软件都要表情严肃,严格按照单击右键——选择打开的人来说,让他去适应和熟练新型仪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过程 。更不要说在出现问题时的自助解决了 。所以,这一行有点吃“年轻饭”的感觉,往往是年轻人更为得心应手 。
你可能要说,这只是电子设备方面,老医生们的经验和技术都是靠着时间积累出来的,你个才干几年的年轻人怎么比得了?
好吧,谈到经验和技术,仍旧从我这一个专业来说 。所谓的经验,无非是对于结果的分析上 。能在面对异常结果时,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分析 。可我们并不是临床大夫,说句惭愧的话,除了看报告单上的数据,推断出几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病症外,我们真的不会看病 。我们不会“望、闻、问、切”,也没有资质给你开处方拿药,更不能为你治疗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能做的,只有将能准确反映你病情的数据送到临床医生的面前,让其为你治疗 。
再来举个例子说说技术 。比如说你需要抽血化验,当你面前出现的是类似于我这样年轻的医生时,你大可不必担惊受怕 。既然我能出现在这里为你采血,必然是能够胜任的 。大言不惭的说,工作五年多以来,我面对过上万人且无论胖瘦老幼 。单说静脉血的采集,无论是普通的肘静脉,还是婴儿的颈静脉,胖子的腕静脉,我总能找到方法把你的血采集出来 。也请你放心,若是我真的没这个本事,也不会对着你的皮肉乱下针,我会去找另一位手段高明的同事来帮助你 。但其实,这类技术是有一个瓶颈的,不一定是我采不出来是我技术差,他采出来就是他技术高 。我们没有透视眼,面对一些采血困难的病人时,我们会与他坦白和沟通,并愿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尽力完成这次的采血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