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热点事件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陶医生按:
过完建党节,很多大瓜陆续起爆,给炎炎夏日里的吃瓜群众带来一大波福利 。
昨天的两篇文章,算是对4年前保姆纵火案的复盘 。当年的微博三蛆,全是陶医生的好朋友,陶医生没有太多介入此案,但当年就支持这三人的判断 。
此案,还引发了共识与真相之争,当时有个说法叫做【共识大于真相】,现在看起来,最终还是真相跑赢了共识 。陶医生希望,日本留学生江歌案最终也能是真相跑赢共识,其真相在这里:江歌案:陈世峰谋杀悬疑及刘鑫证词分析
这两天,还有一个大瓜,是所谓航天集团党委书记对两位院士大大出手 。目前看,打人事实成立,但其来龙去脉却很蹊跷,最初爆瓜的网文存在很多误导之处 。
文章图片
这个瓜的最终调查结果,估计近几天会真相大白 。但是,网友们能不能从保姆纵火案以及众多网络事件的反转中吸取教训,避免被误导呢?
以下分析来自保姆纵火案里的“三蛆”之一阿宝 。
最近两天,“因求推入选院士遭拒绝,董事长殴打两院士”一事,成了网络上的爆炸性新闻 。
网上有人爆料称:
2021年6月6日,某国企董事长张某以汇报航天投资情况为由,约国际宇航科学院吴某和王某两位院士一起聚餐,吃饭席间提出让两位院士推荐其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因初次见面,王院士拒绝其请求,张某及其下属随吴、王两位院士回到王的住处,在电梯前的楼道及电梯间又对王进行长时间的恶意殴打,致使王某肋骨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损伤、头胸腹部肿胀、头晕呕吐;在楼道及电梯间对吴院士推搡,致使吴某脊椎骨折、住院手术 。
消息传开,网上瞬间炸了锅,无数正义网友纷纷强烈谴责恶霸张某,要求严惩凶手 。
很多人在微博和公众号给我留言,问我怎么看 。
其实,按照我的性格,碰上这种热点新闻,我一般会先不说话,静等子弹再飞一会 。
常年关注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写文章从来不蹭热点不抢热度,我喜欢等事情基本水落石出之后,或者至少掌握的信息足以让我做出正确判断以后,再来评论几句 。
所谓张某殴打院士这件事情,我本来是想先静静地观察几天,等一下后续消息 。
但是,既然很多人关心这事儿,那我干脆以这件事情为例,和大家聊聊如何在热点事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
我目前对此事的判断是:必有隐情!
或者说:目前网上爆出来的这个新闻,肯定隐藏了对我们判断是非对错而言非常重要的信息 。
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可信,首先要看一下信息来源 。
之前在“潍坊纱布门”、“徐州丢肾门”以及“八毛门”等等恶意诋毁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中,无良媒体最常采用的一个手法就是:片面采信患者家属的一面之词,对家属一方偏听偏信,做家属的传声筒 。同时,故意不采访当事医院和权威第三方机构,或者对医院的解释予以大幅度的剪裁和歪曲,故意不放出对医院有利的信息 。
想对一件事情做准确判断,我们先要看一下目前的信息来源是否充分 。
网络流传的爆料文字,很明显是站在被打者一方声讨张某的,字里行间的立场和倾向性极其明显,如无意外,应该是出自两位被打院士身边人的手笔 。
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王院士的亲朋或者属下学生实在气不过,才以这种方式为王院士讨公道 。
也就是说:这些信息不是来源于中立第三方,更不是来自于权威部门调查,而是被打一方的单方面说辞 。
那就难免有些不尽不实 。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王院士被打后,在亲戚朋友学生下属问起被打原因的时候,他肯定会选择讲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故事 。如果他在酒席上有什么不妥当的言行,他大概率会选择轻描淡写,将这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模糊化或者干脆不提 。
推荐阅读
- 蟑螂|一对情侣随身带蟑螂,跨省吃了9顿“霸王餐”…
- 嘌呤|4类食物堪称嘌呤之王,坚持5点饮食原则,远离痛风很简单
- 蟑螂|自带蟑螂下馆子?青岛一情侣靠这招吃“霸王餐”,事后身上搜出多只蟑螂尸体
- 王学艳|深陷漩涡的患者与一心扑在“变态反应”事业上的医者
- 华北制药|重罚华北制药之后
- 这菜是“补钙王”,冬天多吃补钙又护肝,比喝骨头汤强
- 疫情|张伯礼院士:本轮疫情拐点到来,管控好中秋和十一可正常出行
- 降血糖|降血糖只能靠药和胰岛素?控制饮食才是王道!这10种食物最适合糖友
- 减肥|王鸥不建议大家节食减肥:管住嘴,为何要比“迈开腿”更重要?
- 吸烟|烟草又要涨价,有人会戒烟吗?院士忠告:吸烟为致病之首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