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如果正常人和精神病人同时存在,我们如何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

精神病|如果正常人和精神病人同时存在,我们如何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
文章图片


有一次,苏珊娜·卡哈兰听到了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则报道:罗森汉的个人文件都由他的挚友和同事李·罗斯——斯坦福大学一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教授保管 。
李·罗斯撰写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出了3本书,编辑了5本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此外,他还与阿莫斯·特沃斯基等其他心理学家一起创建了斯坦福国际冲突和谈判中心 。
当苏珊娜·卡哈兰找到他,并且告诉他自己的经历后,李给卡哈兰整理了一堆罗森汉曾经收藏的书,其中包括托马斯·沙茨的《精神病之谜》,R.D.莱恩的《自我和他者》,欧文·戈夫曼的《疯人院》 。李认为这些书对了解罗森汉的思想十分重要,所有作品都和反精神病学运动有关 。
李还向卡哈兰展示了他宝贵藏品——一个装满了很多纸的大文件夹,里面全是罗森汉留下的文件,并且,从未发表过 。
一个文件夹上标的是“正常人”,另一个文件夹上标的是“假病人” 。
罗森汉把《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的手稿剪成了几部分,然后又像拼复杂的拼图一样把它们粘在了一起 。其中还有他进入精神病院起就积累下来的十多页手写日记记录 。
在这些资料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他曾经准备出版但是最终放弃出版的书稿,有200多页 。
这就是苏珊娜·卡哈兰揭开谜底的罗萨塔石碑 。
这里面包括8位潜入精神病院卧底的人所用的假名字及信息 。
而一个让卡哈兰更意想不到的是,罗森汉的研究目的并不是现在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即有计划地挑战精神病学,也不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了解精神病院的生活 。而是为了满足1969年他在斯沃斯莫尔学院给变态心理学荣誉班学生上课时提出的要求 。
“开端就是个试胆挑战,”罗森汉对当地的报纸说,“我当时在斯沃斯莫尔学院教心理学,我的学生对我说,这门课概念太多,太抽象 。所以我说:‘好吧 。如果你们想知道精神病人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自己最好先成为精神病人 。’”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没有哪一本书能像肯·克西的迷幻小说《飞跃疯人院》那样引发公众对精神病学的愤慨(1975年由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同名改编电影再次引发观众的愤怒) 。克西的故事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如果有人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正常人”被精神病院逼迫承认自己有精神病的状况,你也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飞越疯人院》 。
这本书原本是想批判从众心理,没想到竟然与精神病学的罪恶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 。正如一位精神病学家所说:“这本书让人们对精神病学产生了不信任感,因为精神病学不仅没有治疗精神病患者,反而被用来服务社会 。”
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时期,精神病院的名声并不好 。
当时,精神病学阵营内部也出现了日渐高涨的反精神病学运动,参与者对精神病学提出了批评 。其中以苏格兰精神病学家R.D.莱恩提出的观点最受反主流人士的欢迎 。
莱恩在书里写到“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我们所说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无比正常的行为表现 。通过它们,阳光透过缝隙,照进我们过于僵化封闭的思想 。”他在1960和1967年出版的《分裂的自我》和《经验政治学》是他最受欢迎和最具创新性的研究 。
根据罗森汉的私人笔记记载,正是莱恩激励他完成了那项著名的研究 。
反精神病学运动与民权运动结盟并不奇怪,两者联合起来是为了对付一个共同的敌人——精神病院的权利,因为精神病院有权决定什么是“正常的”或“可接受的”社会行为 。
这种精神当时完全渗透到了罗森汉所在的斯沃斯莫尔学院 。各种发展动向促使戴维·罗森汉变态心理学研讨班的几位学生以班代表的身份走进他的实验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