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华米OV”变“荣米OV”,谁能扛起国产高端机的大旗?( 二 )


对比苹果和华为,苹果最早做的是个人电脑,对高端智能硬件比较熟悉 。因此,苹果在手机硬件上具备的优势很难超越 。而华为最早做的是通信设备,也是从手机的核心功能零部件起家,这些都是目前的国内手机厂商很难跨越的 。
当然,各家也都在硬件上努力 。比如在芯片上,小米曾自研芯片,不过之前澎湃S1芯片高开低走,传说中的澎湃S2无疾而终;OPPO在芯片上的布局方式也是以自研为主,“马里亚纳计划”作为OPPO内部的单独项目秘密投入 。
如果对硬件竞争力细分的话,高端的智能手机是工业设计+技术+产业导向 。除了核心零部件,更要在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努力,比如华为保时捷版就是例子,出色的工业设计带来了用户的追捧;而苹果拥有的则是供应链话语权 。
本质上来说,手机的高端化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种感觉 。其实,如今在高端领域,硬件上的差距用户的感知并不强烈,这已经不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首要因素 。除了所谓的发烧友比较关注参数对比,用户在实际体验上,并不会感受到太明显的差别 。
而且,短期来看,想要在硬件上甩开其他手机厂商并不现实,追上苹果以及昔日的华为也非常艰难 。那么差距体现在何处?或许打造高端机更多的应该从操作系统等软件基础架构入手,这是用户最直观感受到的 。
小米能够在智能机市场早期突围而出,就是在山寨机产品性能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没有推出任何手机,反而先做了手机的交互MIUI,以MIUI实现了更优秀的用户体验,赢得了早期米粉 。
定制安卓系统至少还是厂商可以掌控的,如何提升系统的丝滑、流畅度,提升软件响应速率、安全等级,减少资源占用率高以及兼容性问题,做好与最新硬件的适配,或许是如今手机厂商更应该聚焦的地方 。
如果手机厂商能加大人才及创新投入,把系统软件生态做到极致,或者能对现有的安卓系统优化并达到苹果IOS的流畅水平,必然可以收获一大波忠实用户,逐渐打造出品牌文化以及品牌价值,拥有产品的溢价权以及定价权 。
从“舍命狂奔”到“保命狂奔”为什么厂商如此急切的迈出高端化的步伐呢?
因素很多,比如随着技术更新换代,零件成本一直在上涨,逼迫手机厂商不断提高价格 。像旗舰级版本不可能按性价比的方式来做手机,即便做到了性价比用户可能也并不认可 。因此,像小米从前还提硬件毛利不超5%,现在很少提这个说法了 。
从新兴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来看,已经从老一辈人的“处处省”进化为“该省的地方必须尽力省,该花的地方必须花到位” 。从之前“卖肾买苹果”的新闻就可以发现,手机必然是年轻人最需要花到位的产品 。因此,高端机将是未来的主要战场,继续争夺中低端市场已经失去了意义 。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换机周期拉长 。本身手机市场已经变成一片红海,争夺激烈,换机周期的变化让中低端机市场更加看不到希望 。如果说以前还可以薄利多销,那么现在只能通过高端机的高利润抵消换机周期变长之后的利润流失问题,避免中低端价格战的陷阱 。
从更隐性原因来看,或许是因为手机行业到了又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改换赛道关键时刻 。
消费电子一直是个“速生速死”的品类,一般消费电子的生命周期大概只有10年,比如,我们熟知的MP3、傻瓜数码相机、磁带随身听。智能手机也属于消费电子,名称至今虽并未有太大变化,但其生命周期同样也会随着赛道的转换而嬗变,只不过相比其他品类可能要稍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