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7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存量时代”,靠什么不再谈“肝”色变?

乙肝|7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存量时代”,靠什么不再谈“肝”色变?
文章图片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丨季媛媛
编辑丨徐旭、李欣夷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今天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 。作为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 , 我国巨大的乙肝患者群体意味着 ,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 , 将形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
据国家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 ,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 , 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 3000万例 。“存量患者”诊断率和治疗率较低 , 据有关统计推算 , 我国乙肝患者的诊断率为18.7% , 治疗率仅为10.8% 。
而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 , 由HBV所致者分别为77%和84% , 因此 , 对于乙肝患者 , 尽早启动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 是回归健康生活的关键 。
为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 到2030年 , 要实现新发感染率降低90% , 相关死亡率下降65% , 90%的感染者得到诊断 , 90%符合条件的患者得到治疗 。
值得庆幸的是 , 目前随着乙肝疫苗的全面推广 , 我国乙肝防治重点逐渐从预防新生儿感染为主 , 转移到预防与治疗并重 , 未来希望尽快提高“存量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
乙肝防治进入“存量时代”
乙肝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 只有发生与以上传播途径有关的高危行为 , 如不安全注射、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纹身、打耳洞等 , 才可能因黏膜破损出血 , 造成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而日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中 , 如同一餐厅用餐或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 , 并不会传染HBV 。
然而 , 由于社会大众的认知误区 , “他们有肝炎 , 和他们吃饭会传染”“肝炎治不好的 , 不用治了”等 , 使得很多患者不愿意去医院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许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乙肝后 , 或感觉人生进入了黑暗 , 甚至悲观地认为连结婚、生一个健康宝宝都是奢望;或因对疾病的不了解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 因乙肝恶化导致的肝硬化而绝望 。
此外 , 由于乙肝早期阶段症状轻微 , 甚至完全没有症状 , 很多感染者都未能主动筛查 , 或即使发现感染也未积极治疗 , 以至于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阶段 。因此 , 加强乙肝防治极为关键 。
值得庆幸的是 , 中国在1992-2009年之后 , 对婴幼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和孕妇乙肝病毒的筛查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在诸多公开场合 , 专家也一致表示 , 乙肝疫苗越早接种越好 。根据以往数据统计 , 在婴儿期感染乙肝病毒 , 有80%会发展为慢性肝炎 , 儿童期25%-45% , 成人则降到5%-10%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事贾继东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近些年来 , 乙肝的防治取得了很大突破 , 可以有效预防和临床控制 。乙肝患者应尽早启动并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 定期接受高敏检测 , 把HBV DNA长期控制在20 IU/ml以下 , 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癌风险 。”
不同的乙肝患者 , 都怀着相同的愿望:希望摆脱自身的病耻感和公众的歧视 , 回归正常的生活 。贾继东教授表示:“长期以来 , 大家对于乙肝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 , 难免会谈肝色变 , 这也造成了乙肝患者、感染者因担心被歧视而不敢公开去做检测、不敢公开接受治疗 , 最终耽误病情 , 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