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映客还有重回巅峰的机会吗?( 二 )
值得注意的是,映客在社交赛道上采用的是“广撒网”战略,除了这两款核心产品外,它还有更多的社交产品正蓄势待发 。在此前的财报中映客就表示,集团内部储备了多款针对品质婚恋、游戏社交、下沉市场社交等不同场景的创新产品,期望延续此前的优异业绩表现 。
转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映客之所以发力社交,正是因为直播这块“自留地”已经不再肥沃 。
曾经,映客烧钱邀请明星入驻、引流的打法屡试不爽,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刘涛、蒋欣、傅园慧等人在映客开播,围观人数一度超过千万 。正是有了这些看似漂亮的数据,映客才能屡获资本青睐,以至于最终博得“港股直播第一股”的宝座 。
但好景不长,“千播大战”的爆发使直播赛道陷入了过度竞争的泥潭,各大平台的获客难度、成本急剧升高,而这一趋势直到今天都还未结束 。以映客为例,其在2021年上半年的主播成本高达23.62亿元,同比增长近50%,占到了当期支出的60%;“宣传及广告开支”一项上半年增加到9.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5亿元上涨了三倍之多 。
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以及它们随后对直播领域的进军,也使得纯直播平台们劣势尽显,活跃用户大幅降低就是最好的例子 。仍以映客为例,据艾媒北极星数据显示,曾作为映客核心产品的映客直播App,月活跃用户截至今年5月仅为1037.1万,若和映客二季度整体月活跃用户数据相比,直播板块活跃用户还不到整体的四分之一 。
如今,映客将重心转移到了更为有利可图的社交领域,对直播层面的探索则近乎停滞 。翻看整篇半年报不难发现,关于直播的业务展望已经被社交完全替代 。现在看来,这样的决策未免有些可惜——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映客直播再怎么落魄,它仍然拥有一部分忠实用户以及成熟的平台运营体系,若是善用这些资源,它的想象空间仍然不小 。
随着Z世代的话语权及消费力增强,各大品牌开始重视这些年轻群体,“年轻化营销”成为商家谈论的重点;另一方面,Z世代在购物时也不仅仅是将目光放在小红书等种草平台上,直播平台同样是他们参考的重点 。基于此,一个年轻化、且主打产品分享的直播平台无疑会是市场所需要的,而映客在这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 。
即使是在数年前,映客直播的目光也从未离开年轻人,网红、明星时至今日仍然是它的标签;此外,积目这款瞄准Z世代社交的App也能够给映客直播带来不小帮助,例如,帮助它建立至关重要的社区氛围 。如果映客能在这一方向打开出路,那么它的故事或许会好听许多 。
然而,社交绝非一块好啃的蛋糕,多闪、马桶、聊天宝们的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映客这边,倒下的产品也不少,例如今年年初被光速下架的“对话吧” 。对于这家老牌直播平台而言,想要让社交成为驱动营收的引擎还尚有些距离 。
以映客旗下成绩尚佳的积目为例,它不仅要在陌生人社交赛道上面对陌陌、探探,以及刚上市不久的Soul等强力对手,也要尝试解决用户流失的老毛病——如何让平台留住那些已经成为熟人的用户,而不是放任他们回到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如何在平台用户不断增加的同时减少“擦边球”行为,以防高质量用户出走?
此外,对缘、积目的产品体验相较其对手优势并不大,例如积目数量众多的广告、模糊图片带来的糟糕体验和相对高昂的会员价格;对缘则有着弹窗过多等问题 。对于一款社交产品而言,用户体验是商业化的必然前提,若是体验不佳,短期内吸引来的用户也不会具备多少粘性,更逞论后续的商业化变现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映客的危机恐怕还无法称得上是结束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