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商汤靠什么支撑千亿估值?( 三 )


文章图片

除了自身发展需要,已经完成12轮融资的商汤日益面临投资人的退出压力 。
《财经》杂志去年11月的一篇报道称,彼时一些老股东开始私下折价出售商汤的股份,“给出的估值是90亿美元” 。
商汤的一些机构股东财务状况并不乐观 。比如软银,目前它在商汤持股14.88%,但今年Q1,软银集团净收入同比大降61%;利润同比下滑90% 。
软银在中国的投资组合中,滴滴虽然已经IPO,但因为监管整顿前途未卜,当前市值不足400亿美元;贝壳、满帮、掌门教育市值已经分别较IPO时大幅缩水 。
财务压力加上监管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软银自然会加大对被投公司的变现诉求 。
苏宁易购曾在2018年向商汤科技投资5000万美金,但它今年饱受资金危机之困,创始人张近东已经无奈离场 。
对于AI四小龙来说,今天都已经到了IPO的关键节点,甚至成败在此一役 。
比如依图科技,今年6月,依图科技科创板上市终止,融资渠道受阻,资金压力倍增,被曝大幅裁员 。
为缓解资金压力,依图断臂求生,出售了旗下医疗业务 。IPO进展缓慢的云从此前也曝出过降薪传闻 。
互联网的“唯快不破”不适用了唯快不破,大鱼吃小鱼,以亏损换规模,以融资优势碾压对手最终形成垄断地位,这些都是互联网创业投资领域屡试不爽的打法 。
从京东到拼多多,从美团到滴滴,从满帮到叮咚买菜,这些跑出来的玩家无一不是这套打法的成功注脚 。
以美团为例,其在成立后的第8年(即2018年)已经是生活服务领域的头牌,到2018年Q1,美团在餐饮外卖市场的份额达到59.1%,遥遥领先 。
营收方面,2015 —2018年,美团营收分别为 40 亿元、130 亿元、339 亿元和65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23.2%、161.2%,92.3% 。
当创业风口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技术创新,很多人仍在沿用原来的逻辑 。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风口,它被人们视为与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同等量级的新事物,它的出现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拉开,人类即将进入新的时代 。
面对这样的时代机遇,近几年大量资本和创业者涌入AI领域,疯狂的融资故事再次上演 。但事实证明,互联网那套“唯快不破”的逻辑失灵了 。
AI四小龙从千军万马中“拼杀”的过程中,也都经历了多轮融资,吸金数额巨大:商汤成立7年引入12轮共52亿美金融资;旷视在7年里共融资9轮,吸金74.6亿元;云从6年融资近30亿元;依图10轮共融资不低于30亿元 。
但是,经过了6-10年的发展,AI四小龙今天却远未在市场上形成绝对领先的地位 。
今年6月,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研究报告2020》显示,去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接近231亿元,其中,计算机视觉的市场规模达16.6亿美元(约合114亿元人民币) 。其中,商汤位居第一,但AI四小龙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不足50% 。
投稿|商汤靠什么支撑千亿估值?
文章图片

在成长速度上,ToB 的AI公司相比消费互联网公司要慢得多 。
从公开的可比数据看,2019-2020年,商汤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63%、13.8%;同期旷视的数据为47%和10% 。云从甚至在2020年出现营收同比负增长 。
投稿|商汤靠什么支撑千亿估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