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我满满温馨回忆的绿皮车
【承载着我满满温馨回忆的绿皮车】今天是年初六,傍晚我和妹妹第一次加入春节后返城的大军。到了昆山火车站,我才知道妹妹买的火车票是绿皮车,吉林开往上海。2006年7月1日开通了时速250公里的动车,从上海火车站到昆山南站19分钟。2010年7月1日上海开通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铁,17、18分钟到达昆山高铁站。现在算来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乘坐绿皮车了。时隔多年,再次乘坐绿皮车,票价基本没变11元,时间25分钟。
候车室倒没有想象中那样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我们找个座位坐下来,一抬头发现电子屏幕上提醒乘客列车晚点20分钟,请大家耐心等待。高铁好像从没有晚点这么久的,一般都是准点,即使晚点也只是几分钟而已。我环顾四周,基本上没有站着的人,空座还有。估计是更多的人选择了高铁而不是绿皮车,就票价来说高铁虽然贵了13.5元,但现在这不算什么。跟妹妹和她的女儿一起聊聊天,20分钟很快过去了。四点五十分开始检票,通过长长的走廊,走下楼梯,到了站台,火车还没到。气温降到了2°左右,冷风冷雨,站台上的人不停地伸长脖子,左右张望。看看手机,五点整了,火车影子也没有,继续等待。五点五分,远方有灯光和火车的隆隆声,终于来了。乖乖,在昆山火车站下车的乘客可真是不少,多数都是年轻人。好不容易上车了,天哪,车厢门口及过道里都是人和行李箱,我不停地说着“请让一让”,“请让一让”一步一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
坐下来才意识到,自己手上还有一个背包和一个马夹袋。抬头望向头顶的行李架,上面已经满满当当,我只好抱着包坐下来。马夹袋里装的是冷冻的海鲜,座位下没有空地了,看看眼前的小方桌,上面垃圾成堆。我想了想,把桌上空的垃圾盘反过来,把手上的马夹袋放在了上面。安顿好了,我放眼一看,整个车厢人满为患,就这样列车员还说始发站吉林火车站有很多人买不到票,上不了车。竟然有两个人带着便携式小凳子坐在过道里,估计坐车的时间比较久了。过道里站着的一个东北口音的中年人在学上海话,不时地哈哈大笑,开心的不亦乐乎,眼前的景象不由地让我回忆起了自己乘坐绿皮车的几次温馨难忘的经历。
93年8月底,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电话,要想买去上海的火车票必须托人或是自己到火车站售票处排几天几夜的队才能买上票。我和弟弟在乌市我团的办事处已经住了三天,火车票还没有着落,眼看着离上学报到的时间是越来越近了,我心急如焚。去了几趟火车站排队均是空手而归。后来我弟弟说他去想办法,让我呆在办事处,至今都佩服他的交际能力,终于两天后他找同学托关系买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
三天三夜,火车上的人虽不是人山人海,但是站在过道的人没有停过,因为每天只有这一趟开往上海的车。我们姐弟俩准备了十多包方便面,还有火腿肠和家里带出来的咸蛋。因为家里有两个去上海读书的孩子,父母的经济压力巨大,所以我和弟弟则是能省则省,火车上三天都是自带的食物,不过当时坐硬座的乘客基本都是如此。到了饭点,大家不约而同地把从家里带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在小桌上,多是煮鸡蛋、烙饼、方便面和各种新疆水果,分享着彼此的食物,像一个大家庭就餐一样。面对面坐着的乘客来自天南海北,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时不时地冲撞起来,不停地解释,然后是不断的哈哈大笑声。那时不像现在一上车大家就自顾自地看着手机,旁若无人。九十年代的人们交流多是面对面,三天下来仿佛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到了晚上,大家商量着一部分人躺在长椅上,一部分人在座位下铺上报纸,睡在座位下。第二个晚上我实在是支撑不住了,也顾不得讲卫生了,不管干净与否,立马钻到座位底下,行李包当枕头,平躺下来。耳朵好像是贴着铁轨一样,火车运行的哐当哐当声特别响。身体无法翻身,只能一动不动地平躺,再加上还时不时地随着火车的运行左右摆动,难受无比。倦意浓浓,在种种的不舒服中,不一会儿还是睡着了。半夜有人上厕所,踩着我的脚了,把我痛醒了,后来就再也睡不着了,索性爬出来,站在走廊里。车厢里灯光昏暗,多数人七倒八歪地坐在座位上睡或是趴在小桌子上睡,有的人头就像鸡啄米一样,眼看着他的头要着地了,他一个激灵坐直了,眼睛也不睁,又进入梦乡了。
望向窗外,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感觉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茫茫然无所适从。当时的上海对于我来说是遥遥而不可及,谈恋爱的时候想着新婚去上海蜜月旅行一趟。因为那时脑子里一直刻着师专同学的哥哥去上海出差回来后说的一句话:“新疆距离上海的发展有50年的距离。”想象不出上海繁荣现代的样子,只是从电影和小说中了解到上海外滩的壮观和南京路的灯红酒绿。从未离开过新疆的我,不知道自己到上海求学是不是很艰苦,更不知道两年后的自己何去何从。迷迷瞪瞪宛如做梦一般,想着还有两天的时间就到上海了又觉得不可思议。
历经76个小时漫长的火车之旅,到达上海的时候,我的两只脚肿的像馒头一样,头发感觉像杂草,整个人蓬头垢面,但是车上由陌生到熟悉的乘客却让我感到温馨和一点点的不舍。
一年后的暑假,思念父母思念新疆,归心似箭的我,早已忘了来时在火车上的艰辛。我和大学校友一行四人乘火车回新疆。因为一路上打牌聊天,晚上男生为了照顾女生,他们在座位下面铺了凉席睡在下面,我们女生躺在座位上睡觉,好像不知不觉就到了乌市。途中在西安火车站,上来两个外国乘客,我帮我们车厢的列车员做了一回翻译,结果列车员记住了我,更加有缘的是95年8月我在从新疆返回上海的火车上巧遇了这位列车员。当时我是无票上车,这位列车员帮我找座位,到了上海深夜下雨我无处可去,他让我在列车的卧铺车厢过了一夜。绿皮车上的列车员让我感受到出门在外故乡人的关爱和暖心,更让我体会到助人即助己的真言所在。
再一次乘坐绿皮火车是十年后的暑假,我带着6岁的儿子回新疆探亲,看望父母。那次是买的卧铺票。胖墩墩、结结实实的儿子特别招车厢里的人喜欢,尤其是我们对面上铺的一位中年女子。记忆中她说是南通人,具体是什么职业已经想不起来了。到了第三天,儿子跟她相当熟了,中午她说带儿子去餐厅吃饭,让我帮着照看行李。我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驳她的面子,答应下来。不曾想中途到站停车了,我的头嗡地一下懵了。我的上帝呀,她不会把我的儿子给拐跑了吧。我赶紧拔腿向餐车跑去,心里不停地祈祷,我的心狂跳不止。谢天谢地,在就餐车厢看见儿子和她正说说笑笑地吃饭呢。她笑着说非常喜欢我儿子,以后有机会让我带着儿子去她家玩,还特意给我留了地址。
“火车即将到达上海火车站,请乘客们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列车员浓浓的东北腔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中。下车的时候,这位列车员搀扶每一位乘客,嘴里不停地说,“天冷,地滑,当心脚下。”当他扶着我的右手臂时,我特别地感动。
随着高铁的普及,绿皮车越来越少,不久的将来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绿皮车承载了多少人外出打工的梦,承载了多少在外游子回家的热望。每次乘坐绿皮车都带给我温馨的感受和满满的回忆,绿皮车的记忆随着敲打键盘的声音汇成文字,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推荐阅读
- 总有一个人,在默默爱着我
- 让我们感到满满幸福的,往往不是那些大大的目标
- ||干货满满|为什么你读那么多书,为何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 谁控制着我们的爱
- 如何让自己内驱力满满()
- 年初列出满满的计划,只是你的焦虑而已
- 承载梦想一路前行小春‖号氧元素3周年庆典之地中海豪华邮轮行
- 2017.12.16感恩日记
- 400+学姐分享考研经验(干货满满)
- 月光照着我的灵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