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的育儿日记--从“塑造生命”转变成“敬畏生命”

自从有了孩子就会听到各种育儿专家的名头,蒙特梭利这位意大利的著名育儿专家自然也是很早入耳,只是到底什么是蒙特梭利的育儿观,在老大2岁以前其实我并未真正了解过。直到有次去深图想借两本育儿的书,看到了一排排关于蒙特梭利教育的书。印象中大家比较推崇的是《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所以就打算先借这本书。
抬头看了书架,这本书的译本好几本,当时心里想应该差不多吧,就拿了几本译本,针对其中的最后一章节开始对照起来(最后一章的标题应该是《父母的使命》),这一对照才知道不同的译本,差距真的非常大,由于蒙特梭利是天主教徒教徒,在这本书中她多次引用《圣经》的经文和观点来阐述和表达她对父母职责,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看法。但是很多译本都没有翻译出来,在经过对比后我选了霍力岩翻译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我自己认为她是最尊重也是最还原作者想法的译本。


全职妈妈的育儿日记--从“塑造生命”转变成“敬畏生命”
文章图片
《童年的秘密》霍力岩版本 “就像上帝在“末日审判”中发出的神秘而令人敬畏的诘问一样,“你们到底对我托付给你们的孩子做了些什么?””----《童年的秘密》,P12
“成人不理解儿童,这就使得成人和儿童总是处于水火不容的冲突之中。这种冲突的解决之道,并不要求成人学习一些新知识或者到达更高文化水平。而是要求他们找到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发点,成人必须从自身出发去发现那些阻碍自己真正认识儿童潜意识的未知错误。”----《童年的秘密》,P15
“成人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是变的自我中心就是变得自私自利,成人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来考虑影响儿童心理的一起因素,所以才会误解儿童。”-----《童年的秘密》,P16
“正是这种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的看法,导致成人把儿童看做一块“白板”,并认为成人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才能把儿童的心灵“填满”,导致了成人把儿童看做“没有生机和没有能力的人”,并认为成人必须亲自为儿童做所有的事情;导致了成人把儿童看做没有“内在指引”的人,认为成人必须亦步亦趋地指导和教授儿童。到最后,成人充当了儿童缔造者的角色,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儿童行为的善与恶。成人把自己看作判断儿童善恶的标准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自己是儿童善行的榜样。”-----《童年的秘密》,P16-17
“因为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一个阶段像刚出生时那样要经历如此剧烈的冲突和挣扎,承受如此带来的痛苦”-----《童年的秘密》,P26-27
“面对新生儿,我们持有的感情并不是那种对病人或者弱者的怜悯之情。而是那种对生命秘密的敬畏之情。”----《童年的秘密》,P33
“因此,没有人注意到生命本身的创造性,也没有人注意到儿童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本能表现出来那些他人难以觉察的外部征兆,可以说,生命的创造和生命的本能的保护这两个事实至今仍然不为人知”----《童年的秘密》,P53
“承认没有塑造儿童,塑造儿童是大自然的任务。但是承认必须谨慎地尊重儿童的心理表现,为儿童提供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而且不能从中作梗,阻碍儿童的发展”----《童年的秘密》,P55
“一种外部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指的是儿童对外界环境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感知;另一种是内部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指的是儿童感知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部位的运动以及他们的相对位置。”-----《童年的秘密》,P70
这些段落都是我从书上采取对我育儿观影响比较大的字句。在孩子未出生以前,我想得总是要如何塑造他,如何训练他,让他成为一个闪闪发亮的人,过上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功人生。而我定义这个为好的母亲,成功的母亲。但是在养育老大的过程中,按着这个目标去做,我体会到的是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他完全不会按照我立的flag去成长。看完《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于自己怀胎十月生下孩子,我需要做的是去认识他,了解他,发现上帝在他生命中赋予的独特,相信上帝赐给他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为孩子提供在成长过程中的帮助,我只是他的母亲,而非生命塑造者。
2020年过年回老家,我的妈妈和我说,“孩子成长的结果,都与父母的言行是完全分不开的.....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榜样。培养,教育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今年30岁的我很有幸,能和自己的妈妈聊聊育儿观,只是自己在育儿的历程有了和母亲不一样的观点。原生家庭中的父母确实对孩子的成长,甚至是成年后的各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仍觉得不起决定性因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朋友,老师,伴侣,社会环境,选择的信仰,工作环境等等,都会对一个人产生影响,所以孩子的未来是不可预估的。如果父母把自己的行为,观点,思维模式等等当做准则榜样去要求孩子,要求自己的话,我切身的经历是累人累己,同样也将养育变成了讴歌自己的曲目。那父母又应该如何呢?我个人认为是与孩子一同成长,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成为Good Servants of God。
【全职妈妈的育儿日记--从“塑造生命”转变成“敬畏生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