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当年被人嘲笑的上海,如今撑起中国芯片的半边天( 四 )


原本高速增长的态势,由此戛然而止 。中芯国际不得不一边跟对手签下和解协议,一边奋力追赶 。
到了2009年,眼看45纳米制程即将投产,中国大陆将第一次追平世界先进水平时,台积电再次使出杀手锏 。
那年11月,美国加州法院判台积电胜诉 。等待中芯国际的是:
创始人张汝京辞职,赔款2亿美元,并无条件出让8%的股权给台积电 。
输了官司的张汝京,在与律师通电话时,失声痛哭 。
临危之际,抱病接管中芯国际的江上舟苦苦支撑两年后,与世长辞 。
中芯国际的惨痛经历,并没能浇灭上海人死磕半导体的决心 。
事实上,从聚焦张江的第一天起,上海市政府对困难就有清醒的认识,一再指示张江高科技园区要有耐心,要坐得住冷板凳 。
半导体产业是个烧钱的行业,一条产线动辄上百亿 。
但在2014年成立大基金以前,整个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是不够的 。用当时《财新周刊》的话来讲,“每年的投入只够修2公里地铁” 。
在某个行业还没有获得大资金青睐时,一个地方政府投入这么多,短期内还看不到回报,极有可能成为政绩上的大坑 。
更要命的是,就在上海死磕半导体的这20年里,互联网行业兴起,全国各地蜂拥而上 。
在此期间,上海经历了种种困难,遭受了种种非议,有人质问“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更有人断言“上海已被互联网抛弃” 。
在这一片喧嚣中,历届上海市领导班子始终顶住压力,按照既定规划,不断支持张江的半导体产业,累计投入数百亿元资金 。
对于张江的考核,从一开始就不是产值,不是GDP,而是人才聚集度、企业孵化度和产业链完备程度 。
20年的坚持,最终换来了完美的转身 。
052018年,从中兴、华为开始,中国公司遭到美国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封锁 。
突然间,我们发现,那些曾经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外卖、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其实,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砌房子 。
此时,当我们盘点家底,想要在芯片这个地基上寻找国产替代时,才发现上海已是举国之下的不二之选 。
因为这里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 。
当三星、台积电垄断了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时,是中芯国际成功量产14纳米,保住了我们继续追赶的希望 。
当信越化学、SUMCO在半导体硅片上一手遮天时,是沪硅产业(上海新昇母公司)为我们撕开了一道口子 。
当高端光刻机成为挡在我们面前最大的拦路虎时,又是上海微电子,肩负起了我们攻克28纳米光刻机的重任 。
但即便如此,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 。
而上海也从未停下脚步 。
自从1999年,上海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以来,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至220平方公里,增长近10倍,名字也随之改为张江科学城 。
两年前的2019年,上海再次加码,成立临港新片区,并发布了集成电路专项规划 。
投稿|当年被人嘲笑的上海,如今撑起中国芯片的半边天
文章图片

未来,临港新片区一旦建成,将与张江科学城一起,形成上海半导体产业的双核驱动,并有望再次改写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版图 。
看着眼前这幅雄伟的蓝图,我们很难忘记,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人在背后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甚至是生命 。
61岁的张汝京,从中芯国际离职后,不甘退缩,于2014年创办新昇半导体,为大陆半导体产业补上了硅材料的短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