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和马东聊聊,为啥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二 )


米未对于喜剧的兴趣由来已久 , 马东告诉毒眸 , 米未四年前找到金靖的时候 , 就已经看到了公司做喜剧题材的未来 。
这家公司的喜剧基因似乎很好理解:创始人马东是著名相声演员马季之子 , 合伙人牟頔曾经是喜剧综艺《喜乐街》的总导演 , 旗下的签约艺人金靖 , 大学就与搭档刘胜瑛一起进入了即兴剧团 , 出道并一炮而红的首秀 , 是喜剧综艺《今夜百乐门》 。
投稿|和马东聊聊,为啥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但当下喜剧综艺领域的现状 , 可以说困难重重 。
喜剧并不是综艺领域的新品类 , 这条赛道曾经有过耀眼的成绩 。早在2014年 , 以《笑傲江湖》为代表的近20档综艺的出现 , 让那一年被称作“喜剧节目元年” 。2015年 , 《欢乐喜剧人》播出 , 收视率2.8% , 豆瓣评分高达8.3 , 这档老牌喜剧节目已经成为了同类综艺里的“常青树” , 直到今年年初 , 还播出了最新的第七季 。
这意味着 , 米未面临的不再是一片新生的蓝海 , 而是一个足够拥挤、观众容易产生倦怠的赛道 。团队要在观众的认知基础上 , 生产出新颖的内容 。
创新需要打磨 , 团队的高浓度喜剧基因 , 也不代表创作过程就会一路顺遂 。
在此之前 , 米未曾两度组建节目组 , 一次尝试是即兴喜剧 , 一次是情景喜剧 , 甚至一度从国外请来情景喜剧的老师为整个团队培训 , 声势浩大到两年前米未和爱奇艺谈乐夏这个节目时 , 对方起初还以为他们准备的是那档筹备之中的喜剧节目 。但最终 , 两次筹备都在正式录制之前被叫停 , 项目组两度解散 。
投稿|和马东聊聊,为啥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内容的生长过程是顺向的 , 你会越想越对 , 但是走到一个地方 , 你得停下来看看 , 很多节目失败都是创作者嗨过头 , 陷入到自己的逻辑循环 , 等发现不对的时候 , 节目已经录完了 , ”马东说 ,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问自己 , 观众凭什么应该了解、应该喜欢这个?前面两次建组都是中间发现不对 , 然后我们就不做了 。”
等到团队终于想通了 , 配合两年多的摸索和两次建组的经验 , 米未终于看到了节目路径的雏形 , 弄明白了方法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终于拉开帷幕 。
不要“角儿” , 要共创 米未确定的第一件事 , 是不做“角儿”的节目 。
看到冯巩的“我想死你了”就会鼓掌叫好 , 看完宋丹丹、蔡明、潘长江的小品就会去放炮 , 是观众和老牌喜剧明星 , 用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默契 。“角儿”刚一登台 , 就会万众瞩目 。
投稿|和马东聊聊,为啥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大咖聚齐的喜剧节目早就出现过 , 在这些节目中 , 演员们会面临极大的压力 。马东给毒眸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国民级的喜剧明星 , 去让他录一个户外真人秀节目 , 他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 。但如果是上台表演一段喜剧 , 他会闷3个月什么也不干 , 因为他觉得那是我的作品 , 会承担巨大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