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当「爆款昵称」成为一桩生意( 五 )
这些名字被制作成产品概念后 , 还会通过问卷或AB Test的形式收集消费者的反馈 , 以确定他们更喜欢哪件商品 。商品最终上市之前 , 还得再经历一个仿真测试:消费者会在测试过程中看到一个商品详情页 , 根据自己的喜好评价详情页上的商品名称、价格、图文描述等元素 。
2周内 , 6张商品图 , 经由900多名消费者投票后 , 胜出者“零点面霜”在新品首发时就卖出了10万只 , 发售当年就坐上面霜品类销售的头把交椅 。很难说这是哪一方的命名成果 , 它更像是一次平台、品牌与消费者共谋的结果 。
文章图片
当品牌们开始主动为商品选定一个昵称时 , 远不止头脑风暴几个名字这么简单 。在品牌言必称“数字化”的时代 , 一个昵称背后 , 包含了商品研发测试、社交平台种草、电商平台搜索词承接到成交转化的一连串动作 。
过去 , 昵称往往是在品牌上新之后 , 根据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反馈所产生的结果 。但现在 , 昵称的出现被不断提前 , 已经成为商品孵化和上市前测试的一部分 。昵称前置 , 意味着新品正式发售时 , 品牌们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线上线下的宣传物料、商品详情页 , 还有最重要的 , 搜索词 。
这不光是一场流量争夺 , 还是一场心智争夺 。
在自建官网更通行的美国 , 品牌不光要买下搜索引擎的搜索词 , 还会抢先买下与昵称相关的域名 。譬如 , 当你在谷歌搜索雪佛兰的昵称“Chevy”时 , 第一个出现的结果就是雪佛兰官网 。但是搜索Mickey D’s(麦当劳昵称)或Tarjay(Target昵称) , 排在品牌官网前面的 , 总是Urban Dictionary或Wiktionary等科普或词典网站的结果 。而昵称为beemers的宝马 , 已经失去了www.beemer.com的网址 。
那些更容易被人记住的品牌昵称 , 总结起来 , 往往有一些基本“面相”:以美妆为例 , 它们大多从功效(紫熨斗、小灯泡)、包装(红腰子、小白瓶)、使用质地(冰激凌霜、奶冻霜)、场景(前男友面膜)或成分(科颜氏白泥面膜、黛珂紫苏水)出发 。
也有一些或许算不上太成功的案例 , 譬如口红品类的斩男色 。尽管这个词颇有当下大女主爽文的特征 , 也勾勒出了一个场景 , 但没有人说得清 , 斩男色究竟是个什么颜色 。还有一些昵称背后 , 只见品类 , 不见品牌 。如传播很广的踩屎感拖鞋和冰丝内裤 , 大家只记住了昵称 , 少有人知道“踩屎感”的发明者究竟是谁 。以“踩屎感拖鞋”为关键词搜索时 , 出来的已经是后来跟进的朴西、有棵树、蕉内甚至Cros等品牌 。本质上 , 还是这类商品易复制 , 或是商家在前期没有原创保护的意识 , 也缺乏坚不可摧的品牌力 。
【投稿|当「爆款昵称」成为一桩生意】大多数的成功公式与路径 , 都是事后回顾总结的结果 。几乎所有的品牌创始人都会告诉你 , 爆款诞生的起点绝对不是“我要创造一个爆款” 。同样 , 给品牌起昵称也是一个很难以目标推结果的过程 。但是 , 抓住研发中的可确定环节 , 可以让产品离“爆款”更近一步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瑞声科技|红米K50电竞版最大看点?实测揭秘「安卓第一4D振感」,摸完馋哭了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