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腾讯首次公布自研设计的3款芯片,但都不是腾讯云服务器CPU|硅基世界( 二 )


腾讯指,过去一年,星星海规模增长高达400倍,成为了业内上线后增长最快的服务器产品 。
产业互联网|腾讯首次公布自研设计的3款芯片,但都不是腾讯云服务器CPU|硅基世界
文章图片

汤道生提到,除了芯片研发,腾讯也会和已有的芯片厂商进行紧密的合作,“虚拟网络非常消耗计算资源 。为了减少基础设施使用的能耗,我们会关注通过硬件、芯片的设计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的自研服务器需要芯片厂商,我们会给他们提需求,他们会按照场景,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会投入支持我们,在这方面有许多运作和考虑 。”
不过半导体行业内对于腾讯自研芯片发展并不十分看好 。
事实上,腾讯“造芯”起步较晚,相比阿里、百度来说,腾讯芯片产品研发周期上仍落后于对手 。比如,阿里云在2017年发布了采用自研智能网卡的神龙云服务器;而百度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AI架构的自研芯片开发,2019年百度发布了用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昆仑1代AI芯片,今年8月百度宣布自研7nm台积电制程的昆仑芯2 AI芯片实现量产,适用云、端、边等多场景 。(详见钛媒体App前文:《百度确认AI芯片业务“昆仑”分拆独立,传估值20亿美元完成新一轮融资》)
一位熟悉腾讯自研芯片的消息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团队只有50人,设计出的芯片也不是先进工艺制程,甚至还没量产就出来宣传,反过来可能会产生与英特尔合作的隔阂 。
新思科技中国副总经理谢仲辉在接受钛媒体App独家专访时表示,芯片与互联网在产业模式和业务路径方面不太一样,技术难度也不尽相同 。这些互联网企业深知自身的芯片技术起步比较晚,研制出的芯片本身性能弱于成熟芯片公司,他们则更多依靠对系统理解的优势,从而让芯片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详见钛媒体App前文:《互联网巨头“造芯”实际水平如何?新思科技中国谢仲辉:软硬件结合打造差异化优势》)
汤道生对媒体指,腾讯芯片投入的核心思路是“需求驱动”,基于自身需求问题,或者需要降低成本,或者把基础设施更高效地使用起来 。腾讯的各种服务,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会涉及人工智能(AI)算法的使用,通过自研芯片来降低能耗、让成本更优,而在包括医疗、教育、直播等领域需要大量计算,自研芯片能让基础设施变得能耗更低,通过软硬一体方案腾讯可实现自主可控 。
他强调,腾讯会关注通过硬件、芯片的设计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除了自己做芯片研发,其更多的是跟已有的芯片厂商进行紧密的合作,腾讯也有这方面的投资 。在这个话题上,腾讯有多层运作与考虑 。
受消息影响,腾讯控股 (00700.HK) 11月3日全天从跌转升,报收469港元/股,涨幅为1.08%,市值为人民币3.70万亿元 。自年初至今,腾讯控股跌幅达16.61% 。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