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内卷后的购物节:线上线下的对抗与融合( 四 )


归根结底 , 线上或线下都只是销售渠道的不同 , 各有优缺点 , 但时代对它们的底层要求是相似的 。
崔丽丽表示:“所有电商节庆 , 现在应该成为全部商家的促销节日 。我观察下来 , 线下商家或者品牌商家都想要从这些节庆中分一杯羹 。消费节庆的扩大化应该是所有商家都参与其中 , 全部都是竞争关系 , 如果非要说线上和线下的对立 ,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特定视角的 , 这么说也对 , 说是全部商家的竞争、分食消费蛋糕也没错 。”
现在 , 想找到单纯的线下业态也不容易 , 求发展的线下商家要么上了外卖平台 , 要么学着线上工具实现精准引流 , 提升体验 , 再实现大额消费 。“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不要讲对抗了 , 大家都需要走到线上去 , 只是看如何走、或者如何搭配线上线下更好地留住消费者 。”崔丽丽说 。
很多商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 开始将线上线下相结合 , 让自身商业价值最大化 。今年年初 , 陆玖财经在景德镇 , 就发现很多店几乎无人光顾 , 但店主开了直播 。与一些店主交流后得知 , 不少顾客曾到过景德镇 , 买过店里的商品 , 现在会在电商平台复购;部分新消费者则会因为有线下实体店 , 对所售商品更加放心 。
把线下的疲软归结到电商购物节 , 难免有失偏颇 。消费总量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 , 线上消费的确会对线下消费有替代 , 但当一家企业有足够的个性或其他竞争力 , 价格就不是消费者选购的第一影响因素 , 在购物节的降价大潮中 , 受到的影响相对就会更小 , 恢复更快 。
许多没有特色的线下店迫于无奈 , 要么开始通过真假混卖提高利润 , 要么通过降价、买赠等方式 , 加入了购物节的队伍 。而有些品牌懂得放大线下购物即时性高、体验性强等特点 , 不靠活动也能打出竞争力 。
【双十一|内卷后的购物节:线上线下的对抗与融合】以后的购物节中 , 线上平台的主场优势可能也会慢慢消失 , 终将变成线上线下一体的狂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