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品牌如何摆脱“大促依赖症”?( 二 )


一般而言,用户选择一家平台、不选择另一家平台的依据,就是这个平台带给他的实际好处是什么?
选择京东、不选择天猫的原因,可能是京东的物流配送更快;
选择看爱奇艺、不选择优酷的原因,可能是优酷没有《隐秘的角落》。
消费者|品牌如何摆脱“大促依赖症”?
文章插图
我想说,用户对平台是没有明确好恶的,所以平台的增长逻辑就是给用户实际的好处。
以亚马逊为例,就是更多的货品、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配送。但是,商家的增长不是按这套逻辑来。商家有自己的品牌,是品牌就有自己明确的价值主张、清晰的人格魅力,所以用户对商家是可以有毫无理由的爱憎的。
想一想AJ发售新鞋时的店前长队,那些“花里花俏”的潮鞋,价格并不便宜、样式也并不多、配送可能还要等好几个星期,但鞋粉们只是因为热爱,就心甘情愿做这么委屈自己的事。
消费者|品牌如何摆脱“大促依赖症”?
文章插图
AJ新鞋发售排队现场
商家一般卖的都是实体产品,实体产品的增长逻辑,不是给消费者好处,而是让消费者爱上我。一旦让消费者爱上你,即便你的行为有点“渣”,他们依然会不离不弃。
平台是冰冷的,没法让用户产生心理偏好的;商家是有人格的,可以和用户相爱相杀的。
所以,当商家跟随平台的逻辑运转,你就丢掉了自我,成为了一台冰冷的机器。即便给消费者再多的好处,也换不来消费者的感激。商家如果想利用好大促,就要弄明白大促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要把大促,视为“战略性亏损”2011年,中国互联网出现了“千团大战”。和后来的P2P大战、共享单车大战、在线教育大战一样,白热化的竞争首先发生在了广告领域。
我们看一下各家2011年的广告预算:团宝网5.5亿,糯米网2亿,大众点评3亿+···这些广告费基本烧在了传统媒体上,比如央视、卫视、分众、地铁、公交车体。
美团当时也在烧钱,但是它们是烧在了地推和线上广告上,广告的ROI更高、但增速不如对手,所以常年“挣扎”在行业前三名···以上这个故事你可能听说过。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美团并不一定是“挣扎”在前三名,而是有意识地“维持”在前三名。当时的美团判断:团购不同于社交、搜索这些行业,不会形成寡头垄断,应该最少可以剩下2-3家企业。
用烧钱去争第一,投入产出比太低,会透支太多的资金,导致后劲不足。我们对比一下微信和美团的行业属性,来说明这个道理。微信是一款熟人社交软件,一旦连接上足够规模的用户,就会形成可怕的规模效应,就不会出现第二个微信。
因为你的社交关系都在微信里,迁移到其他软件的成本太大了。但是美团这样的本地生活应用,不可能实现这种寡头垄断。比如,当美团成为团购行业第一的时候,在厦门这个地方,商家和消费者仍然用拉手或糯米。
按照王慧文的说法,美团的规模效应是一种“蜂窝型”的结构,一个地区的垄断没法带来整体的垄断。它更接近于“地面巷战”,得一个窝点一个窝点地攻克。只要维持住前三名,克制地亏钱,并做到ROI最高,投资人就会持续注资美团。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商业竞争是一场持久战,亏损只能是一时的。我们必须预先判断出亏损的终局在哪?才能知道烧多少钱合理、烧多久合理。美团是判断出了行业终局会剩下2-3家,所以才会克制地烧钱,让自己维持在前三名。大促,也是在让出企业利润、快速地做大市场规模,和互联网行业烧钱换增长的逻辑没有什么大区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