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故事

简要回答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于5月5日跳汨罗江自尽,之后人们就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也有说法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 。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们分别吃粽子和划龙舟 。端午节的起源有哪些典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详细内容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相传,屈原主张养才授才,富于,主张联合反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被罢官,逐出京城,流放到袁和项流域 。流亡期间,他写了《离骚》、《田文》、《天问》等诗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始终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 。5月5日,他写完代表作《怀沙》后,纵身跳入汨罗江 。屈原被抛入河中后,当地群众立即划船救援 。为了哀悼,人们在河上划船,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 。人们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拿来饭团扔到河里,以免鱼虾糟蹋了屈原的身体,这后来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02
根据文献记载,屈原最早是由吴郡的神话推理小说《齐和续》与南北朝时期的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 。此时,屈原已经去世750多年了 。从《风俗通》佚文(东汉末年应劭撰)可以看出,在徐东汉献帝端午民俗中已经发现了屈原的影子,但也是在屈原之后400多年 。虽然很多端午节的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几千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人们“珍惜和哀悼他们,讨论他们的话,以传递他们的故事” 。因此,纪念屈原的言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把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03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476年)的伍子胥 。著名成员、楚国人伍子胥被楚王杀死 。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冲向吴国,帮助吴国伐楚 。他在五次战争中进入楚国杜英城 。当时楚平王死了,子胥用300鞭子挖了一个坟墓,为他的父亲和兄弟报仇 。吴和吕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 。他赢得了每一场战斗,越南遭受了巨大的失败 。越王勾践邀请他讲和,夫差答应了 。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国被屠杀,被越国收买 。谗言陷害伍子胥,伏差信以为真,赐子虚一剑,子虚死 。伍子胥是一个忠诚尽责的人,他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要把我的眼睛剜出来,挂在吴敬之东门上,看着越军入城灭吴”,然后自杀了 。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下令在5月5日将子虚的尸体投入河中 。因此,根据传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
04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一个孝顺的女儿曹娥救了她的父亲并投河自尽 。曹娥是东汉时期上虞人 。她的父亲淹死在河里,好几天没有看到她的尸体 。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 。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他抱着父亲的尸体 。这是作为神话流传下来,再传到县衙知事那里,以至于杜还为其立碑,并请弟子韩丹春为其讴歌 。因此,根据传说,端午节也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
05
介子推是寒食节和清明节起源传说的主角,但也有人认为端午节的起源与介子推有关 。东汉蔡邕《曹勤》记载,端午节是为纪念圣人介子推而产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