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北交所市值一哥”的“抗日”往事( 三 )
2006年,贝特瑞内部产生分歧:是继续生产低端产品,还是大笔投入研发?
在陷入低端制造和攻入未知市场间,贺雪琴选择了后者 。2006年,贝特瑞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年后,贝特瑞的锂电池产品开始销往国外 。
千禧年后,通过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专精特新企业依靠低价优势,在日企垄断的市场裂口处突围求生,也为之后的逆袭奠定基础 。
03 日本负极行业暴露软肋在中日锂电池负极企业较劲的某个时间点,一场天灾暴露出日本制造业过度依赖本土供应链的弱点 。
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级地震发生在日本城县东南偏东方向13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海域 。这场日本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引发海啸,向日本东海岸袭来 。
当时,日本东海岸除了有核电站,还是钢铁、石化产业集聚地 。
文章图片
地震、海啸过后的日本福岛 图源:photozou
海啸波及了茨城县23平方千米的地面,常陆那珂市一片狼藉 。
日本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日立化成的制造车间,正好位于常陆那珂市 。地震震停了日立化成产能,也影响了其他日本负极材料巨头JFE化学、吴羽化学、日本碳素位于东部海岸的制造车间 。
惨烈的天灾让2011年日本贸易收支在48年间首度转为赤字 。
彼时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格局中,日本排第一,中国位于第二 。当日本工厂停摆时,更多订单涌向中国企业 。201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销售量首次超越日本 。
文章图片
来源:新材料产业
天灾暴露了日本制造业的弱点:日本企业往往选择采购本国制造商零部件,但一处零部件工厂遭遇灾害会导致整体生产活动停止 。日本本该建立更加开放的采购网 。
当市场垄断优势被打破,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显现 。2012年,日本横滨工人的工资是中国广州的10倍,越南胡志明市的30倍——与亚洲其他国家生产同等技术水平的产品,日本制造很容易在价格上被取代 。
这倒逼日本企业降成本 。311大地震之后,日本锂电池负极企业看中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负极材料石墨储量的资源优势,也想利用中国人口红利——开始将产能转移至中国 。
文章图片
311大地震后到2013年日本企业到中国扩建产能情况表 来源:新材料产业
只是,日本“本土优先”的老毛病又犯了 。顾忌核心技术扩散,日本企业主要转移小型3C锂电池产能,而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负极产能 。日立化成的山东子公司工人只负责产品后续装配工作 。负极制造产线仍被安置在日本 。
此时的日本企业又错过一波红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期 。
04 新能源汽车助力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战略,配套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政策扶持之下,到了2015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
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除了推动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外,还要求超前布局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实现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猎豹|全网都在夸的“猎豹”是什么?为何这些“黑科技”频频上热搜?
- 政策|浙江省“抢人”:创业失败贷款不用还?官方回应来了
- 大空间|不出冬奥村体验“上天入海”!这些智能设备令运动员着迷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k50|Redmi K50电竞版开卖:“奔驰联名款”海鲜市场需加价千元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