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北交所市值一哥”的“抗日”往事( 二 )
文章图片
曾经风靡一时的MP3播放器 图源:pixabay
1991年,国家863计划立项开展锂离子电池的探索研究 。这一年日本已经走在锂电池的产业化阶段,而中国才刚刚确定锂电池的技术路线 。
索尼推出锂电池产品6年后的1997年,天津立神电池建成国内第一条18659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但锂电池原材料,仍然严重依赖日本进口 。
日本企业此时通过市场垄断优势和技术壁垒,高价卖出原材料 。
2000年左右,JFE化学、东海碳素、吴羽化学等日企从中国黑龙江、山东开采的天然石墨作为原材料,加工后的天然石墨以锂电池负极身份卖给中国锂电池企业,每吨价格在50万元-70万元,是原材料的十倍以上 。
日本的高价售卖策略,给中国企业带来两个困扰——没有成本优势和敌不过价格战 。如果此时日本企业再发动一波价格战,中国企业要是应战降价,面临的只有更赚不到钱,陷入被动局面 。
文章图片
索尼生产的第一代锂电池18650 图源:网络
从1991年起发展的第一个时间段,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是彷徨和被动的 。但在中国制造业的突围史中,总有专精特新企业扮演打破僵局的角色 。
这一次,率先挽救中国锂电池负极行业的,是一位国产西装“代言人” 。
02 打破垄断1999年,杉杉董事长郑永刚得知鞍山热能研究所正在申报一项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锂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 。
郑永刚不知道中间相炭微球是90年代锂电池负极的首选材料,只知道鞍山热能研究所的样品送往多家电池厂使用,反馈不错 。郑永刚想:也许有机会能“填补一项国内空白” 。
文章图片
中间相碳工艺流程 图源:网络
那年9月,杉杉集团投入6000万元,与鞍山热能研究所合资成立中国第一家锂电池负极企业——杉杉科技 。
当时国产锂电池电极产品一片空白,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没有可以参照的案例,充满着未知数 。
郑永刚很幸运 。2001年,杉杉科技的年产200吨中间相炭微球项目投产,首批产品定价37万元/吨,差不多是日企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 。
借力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杉杉以低价撕开日企垄断的负极市场第一道裂缝 。
文章图片
杉杉的第一支电视广告 图源:网络
另一名国产锂电池负极后发者是贝特瑞,我们的“北交所一哥” 。
中国宝安投资部经理贺雪琴在2002年10月第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相中一家成立才两年的新材料公司——贝特瑞 。
吸引他的,同样是这块国内稀缺的业务 。贺雪琴促成中国宝安对贝特瑞的投资,并在2005年成为贝特瑞董事长 。
贝特瑞选择自研技术,将负极材料瞄准为改性天然石墨,即中间相炭微球之后的又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 。
天然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体积膨胀,降低锂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因此通过改性,可以改善自身结构缺陷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猎豹|全网都在夸的“猎豹”是什么?为何这些“黑科技”频频上热搜?
- 政策|浙江省“抢人”:创业失败贷款不用还?官方回应来了
- 大空间|不出冬奥村体验“上天入海”!这些智能设备令运动员着迷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k50|Redmi K50电竞版开卖:“奔驰联名款”海鲜市场需加价千元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