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三 )


在小品里,怕老婆的永远是上海人;搞小算计的,肯定操着一口夸张的广东口音 。1994年春晚的小品《密码》,赵世林扮演的广东商人,算是同类人物里少有的正面形象,但他的表演和人设,完全被一口东北话的高秀敏牵着走,他身上所有的笑点,都集中在他的“大舌头”广东口音上 。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久违的活力,人们有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人口的流动也在几十年间重塑着整个社会心理 。
但刻板印象和地域黑却从未消亡,只不过与充满恶意的网络喷子相比,体现在春晚小品里的方言分布,更像是一个民族在启蒙初期的文化返祖,是安土重迁传统最后的回光返照 。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小康社会也已经建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是什么?中国人内心的渴求与恐惧是什么?这些都是当下的喜剧创作者们无暇也无力思考的问题,这种无暇与无力,突出反映在了一切迎合短视频的喜剧综艺中 。
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后人能否从这些盛大祥和、喧闹嘈杂的笑声里查找到时代的真相?我对此持悲观态度 。
身份焦虑:一代人的自嘲史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文化娱乐更像是寻求身份认同的游戏 。知乎上个个年薪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豆瓣里都是文艺青年,轻舞飞扬忧伤遍地;快手里全是东北老铁,中专辍学虎逼朝天......文化商人们也热衷于把人群进行精准划分,最快速地筛选受众,以最高的效率变现,《十三邀》的广告不是奔驰就是雷克萨斯,而《吐槽大会》则是靠护肤品和牛奶养活 。
这种界限分明的文化景观,是物质文明发达、普通人生活富足的必然结果 。算法和大数据,正在快速地帮助每一个人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
但在小品喜闻乐见的那个年代,这一切都无法想象 。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迁,从来不是作为个体的某个普通人能够轻易“消化”的 。这种集体情绪一部分转化成媒体上无休止的争论——“什么是洪水猛兽”“什么是靡靡之音”“他们是不是垮掉的一代”——另一部分成为了曾经的经典小品,素描式地描绘人们对于身份的焦虑和困惑 。
1995年春晚的《如此包装》便是个鲜明的例子,赵丽蓉扮演的评剧老艺人,面对唱跳rap和时装,表现出了卫道士般的执著抗争,也就是这份执著最终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笑料 。赵丽蓉很硬核,但这份执著并不坚硬 。非主流逐渐变成主流、新世代开始掌控话语权,他们在平等与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里拿到接力棒,面对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新人,传统的权威身份更像是容易松动的枷锁 。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小品里最有意思的一句台词是带着唐山口音的那句:“我们这点好玩意,都被你们糟蹋了!”
碰撞与融合,是所有原教旨的文化形态必须面对的课题,无法完美解答这一课题的前辈,永远处在对自己身份的惶恐和怀疑中 。赵丽蓉最后的签字,写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麻辣鸡丝”,更像是对这种身份惶恐和怀疑的隐喻 。
赵丽蓉称得上伟大的艺术家,在妙趣横生的同时,所传递的情绪居然能跨越时间长河,今天还能让我们在欢乐之余多一点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