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文丨互联网指北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和“小品”割席,这是我在观看完几期节目后,在网上试着搜搜相关作品评价时得到了最大感受 。
比如不少媒体的推文里,虽然在很多营销号、热搜榜的推文里,小编们还是喜欢用“哈哈哈哈这个小品绝了”作为传播文案,但只要上升到深度分析,总会提到这么一句:“一说到喜剧,我们总是会想到小品、相声……”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传统小品是需要变革的对象,这是目前的普遍共识)
这大概率还不是自媒体人的“自命清高”,因为普通观众们的评论几乎也总能看到相似的痕迹 。有人批评金靖的第一个参赛节目尬得像“春晚小品”,也有人说蒋诗萌一出现在舞台上就给人一种“小品”的感觉 。马东在第一期节目里有个段子也是这样——“我跟很多人说,我要做一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别人说‘哦,小品大赛啊’” 。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就算你说它是“小品级”的难看,也很快有人会说它们不是“小品”)
这样的细节让我觉得很残酷 。
虽然喜剧永远是当代性的艺术,是为当下时代的受众服务的 。古希腊的滑稽戏,无法逗笑文艺复兴时期的观众;看过卓别林的英国工人,不可能再为《威尼斯商人》捧腹,不管你习不习惯,电视作为传媒载体的时代已经开始退场,舞台喜剧的话语权正在易主 。
但小品逗得人们捧腹大笑,算起来也不过就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 。当时,它还没有站在“喜剧”的对立面 。当时,有很多人因为能拥有这样的“喜剧形式”而感到自豪 。
大众文化|当年的人们为什么沉迷“小品”
文章图片

集体无意识:曾经的精神内核无论今天的春晚遭到何种嫌弃和吐槽,在八九十年代直至新世纪初,春晚都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是改革开放这段宏大历史最让人愉悦的注脚 。
而每一年春晚,最让人期待也最具话题性的节目类型,便是小品 。
小品属于喜剧短剧,在创作上符合古典戏剧理论的“三一律”,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天然地适合放置在晚会舞台上,面对陌生观众展开,台词精悍,表演极具爆发力 。
从春晚舞台上走出来的小品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精神内核:展现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心理、以及对普通人的生活关照 。这让小品成为时代变化的折射,人们在笑过之后,更在潜意识里打下钢印——我们确实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