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夜爆卖1000万,吃货们带火了“一块肉”( 三 )
“自家牧场培育高品质国产牛如果能被市场接受,对于带动国内牛肉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都有更大的价值 。”陈永生说 。
后疫情时代的“餐桌战事”像皓月肉品一样,从养殖、屠宰到售卖全产业链,开始面向C端消费者、发力高品质国产牛肉的企业还有很多,在疫情和消费升级的双重机遇下,抓住了增长机会 。
拥有近40年历史的老牌肉企大庄园,经历五六年电商团队的拓展,去年线上销售已突破1亿元 。目前,大庄园也已在自建内蒙古牧场,培育国产西门塔尔牛等优质牛种,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牛肉供给体系 。
“疫情期间,国产牛肉赢得了一个发展契机 。”大庄园营销总监李万利说,“进口牛肉除了病毒风险,在海运往往长达数月,过程中如果经多次冷冻、解冻再加工,则会导致肉制品肌红蛋白流失 。国产牛肉从牧场到餐桌的时间短,甚至可不冷冻直接上架,在营养保全方面优势明显 。”
文章图片
进口冷冻牛肉核酸检测
“此外,进口牛肉因贸易等因素影响,货源不稳定,易导致价格、品质方面的波动,而全产业链布局在国内的国产牛肉则可以规避这些问题 。”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牛肉消费量884万吨,人均牛肉消费量6.29公斤 。对比同年其他国家,韩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13公斤、美国为26.2公斤,阿根廷更高为47.7公斤 。对比之下,中国牛肉消费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 。
目前,澳洲、巴西等国家已经建成了大规模养殖体系,尤其是一般品质的草饲牛肉,同等级别的国产牛肉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但在高端谷饲牛肉市场,国产牛肉在价格和品质上具备突围的可能 。
“一块肉”引发了战局变化,未来的走向尚未可知 。于黑马“国产牛肉企业”而言,能否依靠过品质,建立起“国牛”的品牌效应,从而抓住高消费人群、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接下来的需要经受的考验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