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怎么理解格局这件事?

投稿|怎么理解格局这件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王智远
我发现,有些人动不动就把「格局」挂在嘴边,但实际为人处事并不大气;不过是种借口还能胸有成竹的说的头头是道,让别人自身都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心胸狭隘” 。
比如:市场不景气业务下降,企业需要减员提效又不想给N+1赔偿时就会出现 。
类似的对话场景有“能不能提高下自己的格局,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定有缘还能合作”,总之「没赔偿,赶紧走」 。
或者:双方公司合作谈判到最后因为几千或几百时,对方不知是无意而为还是“故意”的来句,张总您是做大生意是大格局之人,还差这些吗?要不零头给我们抹掉吧 。
说实话,它就像万金油真令人讨厌 。
你问别人格局是什么?能得到很多答案,如一个人所处的位置、眼光视野、办事的风格、谈吐的水平等,类似简单明了的方式听后实则帮助不大对不对?
在我看来运用它的人集中表现在这两者之间:1)坐标,2)目的
前者:我们处在不同位置、人群空间等角度下来权衡利弊关系,配置资源优先级决定的看待事物的视角 。
后者:是办成某件事采用的手段;如韩信胯下受辱时围观群众都觉得不能忍,但他可以忍,在于对比群众奋起反击的是面子,而韩信觉得是马上要饿死的伤害和未来的利益更重要 。
因此它有两种视角,使用者角度为「再大的烙饼也打不过烙它的锅」,俗称「局」,对方角度是伴随局中困境时自我「姿态升级或降级」的处理方式,但多数人很少真正思考,格局到底是什么?
盖棺定论的格局按照定义它有两层含义:1)对事物的认知范围,2)博弈框架
第一方面:这是心理学里面最基础的研究,它被归纳在「认知心理学」中;比较枯燥但我认为你有必要了解 。
广义上分为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流派和信息加工学三种类型,狭义上就是指“加工心理学”,在深入就是认知神经科学 。
如果从分子机制来说现在阶段还没有完全研究透,但基本概念是万年不变的,「认知」本身是很高级的词汇,但建立此概念往往从底层开始 。
要知道,人们获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它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如颜色、明暗、声调、粗细等 。
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的认识,如:听到嘈杂的声音,看到一面红旗等,单一的感觉信息对整个加工来说没有太大意义,还得结合感知觉,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 。
举个例子:
第一次见到塑料水瓶你可能完全不知道对不对?这时大脑只有数据驱动的加工会自上而下打量它的形态进而归类;过程所运用的为“概念驱动”,除了绪论,这也是普通心理学最基本的一课 。
概念的形成会调动另一个领域“思维”,它和知觉最明显的区别是思维属于高级心理学活动,而感知觉层面更低级,只能确认存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 。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或具体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背后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
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思维 。
研究思维和逻辑学很像,涉及到人工概念和网络层级模型等,但我相信这已经超出本题范围了;不过没有关系我们要知道是概念形成后它会和已有概念连接,加工形成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