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半导体人没有中年焦虑( 四 )


过了30岁以后,他会更在意自己到了中年还有没有竞争力 。“其实年龄大一点,会更熟练、有经验,会让项目变得稳定;年轻的好处是有冲劲、敢想敢干 。”
互联网离职人找到新方向李庆华曾参与过招聘,对相关流程较为熟悉 。可能因为没有参与简历筛选,拿到的候选人资料大多集中在27-29岁之间 。他表示,自己几乎没有看到过30多岁的简历 。
如果35岁还仅仅是专家岗或者是算法工程师、资深算法师,即便是有很强的研发能力,甚至是某个领域的专家,都会面临巨大的工作与精神压力 。如果只是在下面做开发的话,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
毕竟人到中年,无法再像20多岁的人一样,时时待命,更别提996 。在薪资方面,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比中年人性价比高 。李庆华认为以上三个因素是算法岗存在中年焦虑的根本原因,这或许也是字节这类靠算法推动的互联网企业更青睐年轻人的原因 。
幸运的是,李庆华工作两年后渐渐意识到了上述问题 。呆的时间长了,的确会变得熟练,很像车间里的流水线工人 。“熟练使用某个技术工具,跟工人熟练使用扳手,本质上是一回事 。”
“公司盈利的工具是产品,你是产品的工具,最后你也变成了工具 。”李庆华坦诚自己清醒过来时一度十分痛苦,从那时起他开始为日后做打算 。到了半导体行业,这样的焦虑也不复存在 。
这些来自互联网的中年人们似乎并不认同唱衰互联网的说法,像姚禅之就认为眼下寒冬更像一次换档 。“档位切换期间,踩下离合肯定会降速,你不能说踩的是刹车 。”
他同时认为,互联网二十年,普及的红利期衰竭,过去单纯通过连接,实现线上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早已逝去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年轻人对互联网趋之若鹜如今看来并不明智 。
正如一位工程师所言,追求效率很难沉淀,互联网迟早也要慢下来,像芯片一样变得更关注技术积累 。当行业不再盲目追求效率时,所谓中年焦虑其实不值一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