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谈学习20161112

双十一刚过,有人也许买了很多东西,而有很多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是在囤积一些物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就像松鼠不停的囤积过冬的物品,而这些东西远远的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有时候需要问一下自己这些东西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吗?
大量的囤积真的能够省很多钱吗?有人也许去年双十一的东西还没用完呢!这些其实在需要的时候购买就好,并不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去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也就是为什么在去逛超市之前要列个清单,人有时往往会因为促销打折而去非理性消费,商家很多活动就是促进你去购买他们的商品,然而如果你不是真正的需要那也就只是堆叠一些物品而已。人们的感性消费才促使了双十一的销量暴涨。营销的目的就是激发你某个需求点,以某句话唤醒情感需求促使你形成购买行为。
其实学习也一样,很多时候总是在收藏着一些课程,而真正看过的却是冰山一角,这好像是经历过粮食紧缺后的人的行为模式一样,大量的囤积,然后心里会想早晚能够用到,然而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呢?没有浏览过的东西,就在脑中形不成一些记忆片段,没有概念就不会促使思考,不去行动就只是概念的堆叠在大脑中而已。学习真的是需要有理念、有方法、有知识,最重要的是有行动,持续不断的行动。
记录是一个很好的行为方式,投资中有四大模块,开源、节流、投资、风控,而记录则是节流的过程,当记录下来时,不定时的回看,反思,矫正一些看似不太理性和正常的行为,当不断的总结矫正,不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被改变。
【从消费谈学习20161112】有时候总是在看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然而并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去看这些内容,是获得新知,还是想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是盲目的,这时候需要静下来思考,那些东西是真正对我有帮助的,而不只是达到知晓层级的信息,知晓是能够获得素材,但并不能转化为能力,要抓住核心本质的内容。知晓是最浅层的,而要想获取能力提升还要经过理解、使用、应用、评估、创新。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