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小鹏又“翻车”:抢占市场太“激进”,谁料捷径不好走( 三 )


归根结底,小鹏在产品和经销商上不计后果的快速推进,首要的目的还是希望更有效率地占领市场 。但从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存在的缺陷,却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小鹏“短平快”地占领市场的欲望 。
以开头提到的控诉小鹏延期交车的“联合声明”事件为例 。在9月-11月预定小鹏P7 480车型时,车主收到的通知是6-8周配车,然而“等待20周也没能提车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 。对此,小鹏官方表示,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行业出现磷酸铁锂电池供给极度紧张的现象 。
根据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达到406GWh,而全球电池的供应预计仅为335GWh,缺口约为18% 。
无独有偶 。针对2021年7月蔚来汽车销量下跌,李斌也表示:“二季度电池供应是最大的瓶颈,特别是100度电池的供应比希望得到的要少 。”
然而根据此前的公告,小鹏将于2023年开始,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产品 。按此推测,预计到2025年,小鹏将拥有至少10款产品 。保持快节奏推出产品的同时,如何兼顾供应链的产能以及照顾老用户的情绪,或许是小鹏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
挑战当我们把视线放大到整个行业来看,小鹏面对的挑战会越来越多 。
低价冲击市场,无可厚非 。然而,买得越多,亏得也多,何时能够达到盈亏平衡呢?
2019年财报显示,小鹏G3的平均售价约为17万元,平均销售成本约为21.4万元 。这也意味着,2019年,每卖出一辆G3,小鹏就会亏损4.4万元,毛亏损率超20% 。
事实上,即使是相对售价更高的P7耀眼的销量,也没有掩盖小鹏亏损的顽疾 。财报显示,2020年,小鹏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150.8%至29.06亿元,研发开支为17.25亿元 。
P5也存在这个问题 。2021年Q1,小鹏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208亿元,研发开支为5.351亿元,费用率分别为36.2% 以及26.9%,均高于蔚来和理想 。
事实上,单从毛利率来看,小鹏也是“蔚小理”中最低的 。以2021年Q3财报为例,理想和未来的毛利率均超过了20%,分别达到了23.3%和20.5%,反观小鹏仅为14.4% 。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说,小鹏和蔚来、理想不在一个价位段,因此这种对比对小鹏不太公平 。但是如果随着中端市场的火热,蔚来、理想主动进军小鹏擅长的价位段呢?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万-15万元区间乘用车市场消费占比达56.5%,如果再加上15万-20万元的市场,中低端汽车市场的占比接近70% 。IHS Markit发布的数据也显示,预计到2030年,售价为15万-2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长到40% 。
中低端市场的庞大,让汽车新势力也不得不重视 。蔚来计划推出定位中低端的新能源产品,预计产品的售价在15万元-25万元之间 。理想也曾表示,未来五年的战略是,“车型覆盖15万-50万元的价位” 。
被成为汽车界小米的小鹏,面对蔚来、理想等汽车新势力的下探,必然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
小鹏擅长的“科技”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其他厂商给小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比如,始于2013年的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在近两年就开始了商业化征程 。官方数据显示,百度的ASD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服务于70家车企、600款车型 。华为也与长安、广汽等车企合作,为20多家车企提供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
2021年7月,中汽研咨询发布的2021汽车专利创新指数榜单显示,华为和百度分别以274项和226项的专利数位居第一和第二,反观小鹏的专利数仅为126项,位列第七 。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鹏开展RoboTaxi业务,似乎也是对技术围剿的无奈之举 。然而在资金投入、技术底蕴等方面都不占优的前提下,小鹏仅靠RoboTaxi业务应对来势汹汹的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大厂的竞争,似乎还不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