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偷拍人脸、阴阳合同,小鹏玩起了4S店的“花招”( 六 )
通过卖车,小鹏就可以同时得到两笔收入,对于这样的诱惑,小鹏自然不会放弃 。这样来看,小鹏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是“阴阳合同”,就并不令人意外了 。
但就在小鹏得利的同时,也让很多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不再信任 。
“虽然我已经是小鹏的车主,但最近真的很丢人,每次和别人聊起小鹏,都会提起人脸采集这些丑闻,我真的无言以对,毕竟是这个品牌做错事情了 。”王啸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
连线出行也向几位准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询问“是否会考虑小鹏?”,得到的答复基本是会再考虑考虑,甚至有位消费者表示:“现在我都不敢踏进小鹏的门店,怕被人脸采集,买车本身就是消费者的选择,现在这样一搞就感觉有人驱使一样,让人很难受 。”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连线出行表示,小鹏在人脸采集等事件的影响下,势必会对这个品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采集人脸数据既不道德、也属于违法行为 。
在张翔看来,小鹏这样的事件出现后,对于整个行业也算是敲响了一次警钟,相关部门之后对于汽车行业的信息安全和保护会更加重视,以便杜绝这样非法采集人脸事件的发生 。
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车企,玩“花招”破坏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而这点,对于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至关重要 。
假若小鹏之后为了销量而忽视这一点的话,等待它的或许就不仅是质疑和投诉,而是消费者的远离 。
【投稿|偷拍人脸、阴阳合同,小鹏玩起了4S店的“花招”】(本文头图来源于小鹏汽车官微,文中周璐、王啸、刘凯和方硕为化名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