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未解之谜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二 )


3.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
在讨论中,作者经常将人的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相比较,即把人的行为视为“生物”,把生物的行为视为拟人,形成了幽默的语言风格,比如说人类“摸触角”,蚂蚁“用童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为人类的一员,作者可以“贬低自己”,以一种低姿态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 , 作者作为生物学家,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闯入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力超群的幽默;再次 , 作为科普作家,作者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唤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 ,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关于实践
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思考作者的主要观点 , 并发表一些评论 。
参考答案:
与人类相比,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一致行动、集体合作劳动、有目的的行为、相互交换信息等 。
第二个问题允许学生互相讨论和回答 。答案应该是有理有据的 。参考要点如下:生物的社会行为归根到底是不能和人类相提并论的 。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都不如人类发达,更谈不上有什么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 。生物的社会行为是生理过程的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其间很少有创造和进步的因素 。
第二,作者在谈到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要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尽量用作者的论述来解释 。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个体和群体的比较分析 , 掌握本文的要点 。
参考答案:
在谈到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作者多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这是因为社会和个人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离不开个人的参与 。对于群居生物来说 , 个体离不开社会 。所以,无论是谈人还是谈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和群体的分析 。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所以展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来说,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无法为大众所用,从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组织的社会生物,如蚂蚁、蜜蜂等,更依赖于社会组织 。人类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短时间与组织闭合“电路” , 但离开社会就无法从根本上存在 。
3.谈谈上下文中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
1.它们更像是一些制作精美,却有着神奇方式的小机器 。
蚂蚁真的太人性化了 , 真的很尴尬 。
除了看电视,他们什么都做 。
它只是一个有腿的神经节 。
我们总是互相打电话,交换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 , 有什么发现就喊 。
意图:通过欣赏一些精彩的句子,引导学生欣赏这篇文章幽默的写作风格 。
参考答案:
1.害怕被批评的讽刺作家是极端保守的 。他们迫不及待地将昆虫视为低语 , 与人类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非生物”,就像“魔道小机器”一样 。
2.讽刺的是,人类的傲慢,小蚂蚁的很多行为和我们差不多,我们却不愿意或者不敢承认这个事实,这真的有点尴尬 。
3.用夸张的语言来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不远了!
4.用轻蔑的语气评论一只“孤独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力的渺小 。
5.用夸张的笔触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 , 并偷偷将其与动物的行为混在一起,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蜜蜂建造蜂巢的能力使世界上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然而 , 最差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聪明,因为他在使用蜂蜡之前就在自己的头脑中建造了蜂巢 。劳动过程结束时取得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表象中,也就是说,在概念上已经存在 。”结合这个讨论和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生物社会行为的理解 。
意图:通过学习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本文的观点 。
参考答案:省略 。
教学建议
1.参考“教材研讨”的相关分析,完成第一、二练习,引导学生通读课文,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讨论一些关键问题(如如何理解生物体的社会行为) 。注意讨论的限制条件,并着重理解作者的观点 , 不要抛开文本的视角和内容泛泛地(或抽象地)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