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暴饮暴食当心引爆体内“定时炸弹”( 二 )


预防结石的方法
喝大量的纯净水
如果每天尿量能增加50%,肾结石的发病率就会降低86% 。早上起床一杯水,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白天均匀多喝水 。如果天气炎热,长时间出汗 , 就要适当增加开水饮用量 。普通人一天(24小时)尿量应保持在2000 ml左右,肾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应保持在3000 ml左右 。
合理补钙,尤其是通过饮食
因为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一些肾结石患者谈“钙”变色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 , 肾结石患者可以合理补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以减少肾结石的形成 。肾结石患者为什么需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释:第一 , 钙在胃肠道内可以与蔬菜中所含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 , 从而降低草酸被胃肠道吸收、被肾脏排出体外的概率,从而降低结石形成的概率 。其次,日本学者提出了“酸碱平衡理论”,即当血液和组织中的pH值小于7时,容易形成结石 。当pH值大于7且呈碱性时,结石容易被抑制 。钙影响酸碱平衡 。缺钙时,血液呈酸性,容易形成结石 。合理补钙,血液呈碱性,这不利于结石的形成 。肾结石患者平时应多吃含钙较多的食物 。食物钙不仅吸收率高,而且结构松散,不易形成晶体 。但是 , 应该防止钙制剂和维生素D的过度使用 。这是因为过量使用钙制剂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 。
鱼肝油不宜多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血液和尿液中的钙增加时(尤其是突然增加时),最容易形成肾结石,而血钙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体内维生素D的增加,而鱼肝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 。
少吃糖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 ,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钙是肾结石的祸根 。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糖 。吃高糖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研究表明 , 摄入高糖食物可以使年轻女性患肾结石的几率增加30% 。
暴饮暴食的危害
1 。疲劳
吃得太多会导致大脑变慢,加速大脑衰老 。人吃饱后,血液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 , 长时间让人感到疲惫困倦 。
2 。神经衰弱
晚餐吃得饱饱的,肠胃鼓鼓的 , 会压迫周围的器官,导致兴奋的“波浪”蔓延到大脑皮层的其他部位 , 诱发神经衰弱 。
3、
现代人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比较难消化 。多余的“营养物质”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等一系列富贵病 。
肥胖会带来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 。,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这是非常可怕的 。
4 。胃病
暴饮暴食造成的直接危害是胃肠道负担加重和消化不良 。此外,人胃粘膜上皮细胞寿命短,应每2~3天修复一次 。
如果最后一餐没消化 , 下一餐填饱了肚子,胃总是很饱,胃黏膜不容易修复 。胃分泌大量胃液,会破坏胃黏膜 , 容易导致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
5 。肠道疾病
肠内脂肪堵塞会引起肠梗阻,大便会发黑带血 。
6 。肾病
吃多了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会从肾脏排出,这必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
7 。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太多,喝得太多,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
8 。骨质疏松症
长期饱腹容易使骨骼过度脱钙,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
9 。癌症
吃多了会降低细胞癌变因子的活性,增加患癌风险 。
10 。阿尔茨海默病
大约30~4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壮年时有长期饱腹的习惯 。
健康的饮食原则不健康
谎言1:每天喝8杯水更健康
很多人认为每天喝8杯水有助于美白减肥,但通过实验发现 ,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每个人都需要不同量的水 。口渴是缺水的表现 。如果尿液呈吸管状或较淡,说明你已经摄入足够的水分 。
其实每人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情况确定,一般1.5到2升为宜 。喝水过多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肾病和水肿的人危害最大 。这类患者应适量饮酒 。
谎言2:水果和蔬菜可以放在冰箱里保鲜
将果蔬存放在冰箱中,不仅可以保持新鲜,还会加速果蔬维生素的流失,因此将果蔬放在冰箱中超过三天是不可取的 。
水果和蔬菜放入冰箱前不要清洗 。果蔬清洗后会有大量水分,果蔬“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如果再密封,透气性会变差,会加速食物变质 。此外 , 水果和蔬菜,尤其是瓜果,有一层蜡,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微生物的侵害,但清洗会破坏这层保护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