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奠定基础《金匮要略》沿用继承( 四 )


4. 4 首创胸中大气下陷证
《黄帝内经》提到了 “宗气泄” “气少” “气 海不足”等名称,但无大气下陷称谓。《金匮要 略》只有 “大气一转”之说,而无大气下陷之称 谓 。喻嘉言虽然创立了胸中大气名称,却没有胸中 大气下陷名称,文中只隐含着胸中阳亏之说 。张锡 纯在 《黄帝内经》条文的启发下,结合喻嘉言胸 中大气名称,首创 “胸中大气下陷” 之名 。曰 “至大气下陷之说 , 《黄帝内经》虽无明文,而其 理实亦寓于 《黄帝内经》中。《灵枢·五色》雷公 问曰 : ‘人无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 : ‘大气 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夫人之膈上,心肺皆 脏,无所谓腑也 。经既统言脏腑,指膈下脏腑可 知 。以膈上之大气,入于膈下之脏腑,非下陷乎? 大气既陷,无气包举肺外以鼓动其阖辟之机,则呼 吸顿停,所以不病而猝死也 。观乎此,则大气之关 乎人身者,何其重哉” [2 ]158。喻嘉言首次提出胸中大气虚衰常与医咎密切相 关,并特立戒律一条以警示医者 。张锡纯也发现胸 中大气下陷与医者过用破气药有关,曰 “人觉有 呼吸之外气与内气不相接续者,即大气虚而欲陷, 不能紧紧包举肺外也 。医者不知病因,犹误认为气 郁不舒而开通之 。其剧者,呼吸将停,努力始能呼 吸,犹误认为气逆作喘而降下之,则陷之益陷,危 险立见矣” [2 ]156。张锡纯在喻嘉言医咎的基础上, 首次系统论述了胸中大气下陷的种种病因,曰 “其证多得之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后气力 未复勤于动作,或因泄泻日久,或服破气药太过, 或气分虚极自下陷 。种种病因不同” [2 ]156。
张锡纯在 《黄帝内经》和 《医门法律》的基 础上,首次系统论述胸中大气下陷之证候 。曰 “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 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其兼证,或寒 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 种种病状,诚难悉数 。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 甚 。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2 ]155。又 曰 : “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痠懒, 精神昏聩,脑力心思为之顿减 。若其气虚而且陷, 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 [2 ]157。在胸中大气下陷证候中,张锡纯继承并发展了 喻嘉言右寸主胸中大气的重要学术思想 。他认为, 胸中大气下陷既可见于右寸,也可见于左寸,曰 “然其脉之现象,或见于左部,或见于右部,或左 右两部皆有现象可征,且其脉多迟,而又间有数 者,同一大气之下陷也,何以其脉若是不同乎? 答 曰: 胸中大气包举肺外,原与肺有密切之关系,肺 之脉诊在右部,故大气下陷,右部之脉多微弱者其 常也 。然人之元气自肾达肝,自肝达于胸中,为大 气之根本 。其人或肝肾素虚,或服破肝气之药太 过,其左脉或即更形微弱,若案中左部寸关尺皆不 见,左脉沉细欲无,左关参伍不调者是也 。至其脉 多迟,而又间有数者,或因阴分虚损,或兼外感之 热,或为热药所伤,乃兼证之现脉,非大气下陷之 本脉也” [2 ]172。张锡纯首创治疗胸中大气下陷之方药,将其命 名为升陷汤 。该方由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 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组成 。气分虚 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数钱,以 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 。若大气下 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痛者,宜将升麻改用 一钱半,或用二钱,曰 “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 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 。且其质轻松,中含氧 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 。惟其性稍热, 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 。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 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 陷者自右上升 。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 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 。至其气分虚极者,酌 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 。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 之涣也 。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 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五 分或倍作二钱也 。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 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2 ]156。张仲景和喻嘉言所言的脾肾阳虚和胸阳亏虚确 实也能导致胸闷短气,与胸中大气下陷有相似之 处 。脾肾阳虚,可导致阳虚水停,水气凌心射肺, 则胸闷气短甚至心慌作矣 。胸阳亏虚,则心肺之阳 亦虚,阳虚则水停胸中,胸闷气短心慌亦作矣,张 锡纯首创其鉴别要点,对我们正确区分胸中大气下 陷证和阳气水停证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曰 “而 其脉象之微细迟弱与胸中之短气,实与寒饮结胸相 似 。然诊其脉似寒凉,而询之果畏寒凉,且觉短气 者,寒饮结胸也; 诊其脉似寒凉,而询之不畏寒 凉,惟觉短气者,大气下陷也 。且即以短气论,而 大气下陷之短气,与寒饮结胸之短气,亦自有辨 。寒饮结胸短气,似觉有物压之; 大气下陷之短气, 常觉上气与下气不相接续 。临证者当细审之” [2 ]15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