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加盟 羊肚菌如何种植

羊肚菌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近些年来羊肚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出口食用菌,远销欧美,市场前景广阔 。
羊肚菌又叫羊蘑、羊肚菜,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与羊肚相似,所以被称为羊肚菌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羊肚菌有2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梯棱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脉羊肚菌等,每一种羊肚菌都可以食用,是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 。
野生羊肚菌在我国的分布很广,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除了气温过高,气候干燥的地区以外,其它地区都能生长 。羊肚菌的生长与气候和环境有关,温度和湿度是羊肚菌生长的两个重要条件 。由于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型真菌,所以在我国低温潮湿的西南地区最适宜羊肚菌的生长,具体来说四川省和云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高产地区,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0% 。
羊肚菌子实体通常在春天萌发,由于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样,萌发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萌发时间一盘在三到六月,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萌发的早,气温低的地区萌发的相对晚一些,部分高寒地区者会延迟到七月 。子实体出土后7—10就能发育成熟,这时就可进行采收 。
由于羊肚菌营养丰富,市面价格较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所以人工栽培羊肚菌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 。为避免羊肚菌受涝害而造成损失,要采用畦作的方式进行栽培 。先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翻松深度在20厘米以上,翻松后画线确定畦面宽度和畦沟宽度,然后用挖沟机挖畦沟 。一般畦面宽10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沟作为排水沟可起到防涝的作用 。一个畦面挖两道种植沟,种植沟与种植沟之间的距离是50厘米,沟深6—10厘米,沟宽20厘米左右 。
挖好沟下一步就是往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培养料要求铺的均匀,铺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3厘米 。培养料是羊肚菌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培养料制作方法是用杨树、栎树、果树等树的木屑用水浇湿后在进行高温灭菌制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有助于羊肚菌菌丝、菌核以及子实体的生长 。
菌种需要在相关单位购买,由于购买回来的菌种是瓶装的,而我们需要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所以在撒播菌种之前用竹片把菌种钩出来放在塑料盆里搅拌均匀,以便播撒菌种 。
优质菌种的标准是,菌种瓶的瓶壁有少量的黄色异核菌核,菌丝分布均匀,菌丝为淡黄色 。
羊肚菌播种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菌丝在3摄氏度到25摄氏度内均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至18摄氏度,低于3摄氏度或者高于25摄氏度菌丝生长停止或者死亡 。菌种的播种量为每亩200千克,播种时要均匀准确地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播完菌种后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为3—5厘米,覆土结束后即可浇水 。菌丝要求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70% 。
羊肚菌菌丝的生长要避光保湿,而子实体的生长要弱光保湿,光线过强或者湿度不够都不利于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所以必须搭建人工遮阳棚,遮阳棚分为平棚和拱棚 。
平棚的建造:
平棚的棚顶平整,棚内面积大,搭建平棚需要用钻孔机钻孔,每隔3—5米钻一个孔,孔深0.5米,钻完孔后插上长为2.5米的竹竿,竹竿露出地面2米左右,插好竹竿要求整齐,尽量撗纵都在一条直线上 。
为了固定住竹竿,使平棚更稳固,还要用锤子把竹竿底部的土夯实,每个竹竿的顶端都有相互垂直的小孔,用托膜线把撗纵的竹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撗纵相联的棚架就形成了,接下来就是铺遮阳网了,使用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 。铺遮阳网必须充分展开,操作时一定要把遮阳网拉展、拉直,用塑料扎带把遮阳网固定在托膜线上 。拉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力度,用力过大容易拉坏遮阳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