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入城歌词 老月光歌词

老月光歌词里唱的那样:“我的心像一只风筝,飞得越高,线就越长” 。可是,我们总是想要抓住一切机会,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想要尽可能地多多得到一些东西 。可是,这样的欲望,真的是正确的吗?其实,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只不过有的人跑得快一些,有的人跑得慢慢一些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东西,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速度” 。否则,最后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
武侠小说中的武艺,和真实武林中的不同,前者天马行空,极尽夸张之能事,就像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而后者追求实战,如至刚至阳的半步崩拳 。但更为真实的武林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旧时武林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掌故,读之令人大开眼界 。这些武人气韵背后,是传承至今的规矩人情 。
在《屠龙简史:武林漫游三千年》一书中,作者王永胜从习武经历出发,结合史料记载,理 *** 实武林与江湖想象之间的区别与勾连,梳理出似真似幻的武林脉络 。同时,通过武艺,与自我、与历史对话,从这个有趣的切片中,去“窥探”历史、武学中被人忽略的诸多秘密 。
以下内容经出版方授权节选自《屠龙简史:武林漫游三千年》,较原文略有删节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
原文作者|王永胜
《屠龙简史:武林漫游三千年》,王永胜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1月 。
《武技》:比武时常常会碰到“不明就里”的对手
《聊斋》五百篇,有几篇是写武艺的,很是好看 。
《武技》篇说的是,有一个名唤李超,字魁五的山东人,豪爽好施,曾接待了一位托钵僧人,“饱啖之” 。僧人很感激,说自己出自少林,有薄技相授 。李超很开心,旦夕从学三个月,“艺颇精,意甚得 。”
僧人问:“武艺有进步吗?”
李超答:“进步很大,老师会的,我都学会了 。”
僧人笑着让李超试武艺 。李超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很是得意 。僧人提议用角力判高下,李超欣然同意 。两人手臂相交,“支撑格拒” 。李超时不时想找出僧人的破绽,哪里想到僧人忽然飞出一脚,把李超仰面跌出一丈之外 。
僧人抚掌说:“你还没有完全学到我的本领 。”
《聊斋》(1988)剧照 。
李超用掌击地,惭愧沮丧,向僧人请教 。又过了几日,僧人离去 。
从此之后,李超开始以武艺扬名,遨游南北,竟无敌手 。一日来到历下,见一少年尼姑在卖艺,观者如堵 。
少年尼姑对众人道:“颠来倒去就我一人,也太冷落,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下来玩玩 。”如此说了三遍 。
站在人群之中的李超难免技痒,很神气地走进场中 。刚一交手,少年尼姑就喊停了,认出李超使用少林技法,问老师是哪位 。李超说,是一位僧人 。
少年尼姑道:“莫非是憨和尚?如果是这样,不用比了,我甘拜下风 。”
李超请求了四次,少年尼姑都说不可 。众人怂恿 。
少年尼姑这才说:“既然你是憨和尚的弟子,我们同是个中人,无妨一试,但是只要两人意会就好了 。”
李超认为少年尼姑文弱,有些看不起她,又加上自己年轻好胜,一心想打败少年尼姑,好夺取名声 。不相上下之际,少年尼姑却突然停了下来 。李超问何故?少年尼姑笑而不答 。李超以为她胆怯,坚决要求她再比试,少年尼姑答应了 。这时,李超飞起一脚,少年尼姑并拢五指,掌削李超大腿 。李超感觉膝下如中刀斧,跌倒在地不能起来 。少年尼姑笑着道歉,连说得罪得罪 。
李超被人抬回去休养了一个多月才痊愈 。一年之后,僧人又来了,李超向他说起这段往事 。僧人大惊:“你真是鲁莽,你招惹她干什么,幸亏你事先告诉她我的名字,要不然,你的腿早就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