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入城歌词 老月光歌词( 三 )


深谙此道的人知道,一个站在垓心、面不改色的女人,更别说是少年尼姑,一定深不可测,武功一定奇高 。相对来说,那些膀大腰圆、肌肉横生的人,反而不怎么危险 。
少年尼姑对众人道:“颠来倒去就我一人,也太冷落,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下来玩玩 。”如此说了三遍 。这时,如果有人走出人群,最有可能的是两种人:要么是好事的流氓,如《水浒传》里的牛二之流,要么就是来拆台的江湖中人 。不管是哪种人,少年尼姑都会凶猛面对 。“出拳不留情,留情不出拳 。”江湖混饭不容易,你不知道对手深浅,是何居心 。
少年尼姑和李超刚一交手,就明白他的来历,马上停手认输 。少年尼姑可能觉得,两人比试,输赢都不好看,那就索性自己先让步吧 。这种大让步的局面,在江湖之中很少见 。从表面上读来,是小说之中的又一大“奇”,一大悬念,从深处读来,可以看出少年尼姑的懂行、大度 。
无奈事情又出乎少年尼姑预料 。这边厢,李超不知深浅,那边厢,众人怂恿,少年尼姑不得不再次出手 。此时的少年尼姑还是想给双方留点情面,提议“两相会意可耳”——点到为止,输赢双方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
最理想的点到为止,例如,在定步推手时,一人的脚后跟已经移动,或者在比划当中一人已经“失势”,那就是已经输了,这时如果“两相会意”,双方会同时停手,输的一方说声“佩服佩服”,赢的一方说声“承让承让”,然后一起坐下来喝盖碗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失“文斗”体面 。
不过呢,在比武时常常会碰到“不明就里”的对手,用少年尼姑的话说,不是“个中人”,这就很难做到点到为止 。因为对方其实不知道自己在“文斗”层面上已经输了 。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
在不相上下之际,少年尼姑突然停手,这其实是李超的视角,是李超自己以为的“不相上下之际”;少年尼姑突然停手,是她看到李超已经败了,李超自己却还不知道;李超问何故,少年尼姑笑而不答,个中道理,不好明说,明说就没意思了,所以,只好笑而不答 。
李超以为少年尼姑胆怯 。自视过高的人,一听到对方谦让,总会以为是胆怯,这也是人之常情 。《水浒传》里武功盖世的林冲刺配途中经过柴进庄园,柴进希望林冲能和庄上的洪教头比划比划,林冲谦让了一番:“小人却是不敢 。”洪教头一听这句,也认为是林冲“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 。
李超坚决要求少年尼姑再比试 。此时,她再出手就不留情面,起杀心了 。
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
细看李超出招的路数,正是之前僧人用来打败他的那一招,只是,再厉害的招数,也有破解之术 。少年尼姑用掌下切李超大腿,李超顿时感觉如中刀斧,跌倒在地不能起来 。下切掌,也是温州南拳中的常用招式 。少年尼姑最后只是剁大腿,其实还是给李超留了情面 。
《妖术》:上半段是“骗术”,下半段是“武艺”
《妖术》篇说的是,崇祯年间有一个姓于的人,少任侠,殿试在都,仆人生病不起,听说市集上有一个卜卦的人很厉害,能决人生死,就去问他 。
于公还没开口,卜者就问:“你是来问仆人的病吧?”
于公骇应之 。
卜者说:“仆人没事,你倒是有危险!”
于公就坐下来,让卜者给自己算算 。
卜者起卦,愕然道:“君三日当死!”
于公惊诧良久 。
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只要十金,保证化险为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