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入城歌词 老月光歌词( 二 )


我觉得故事到“要不然,你的腿早就断了”这句,就可以戛然而止,非常精彩了,再写什么王阮亭云云,就是败笔,狗尾续貂 。
蒲松龄构建了一个在海面上移动的“庄严宏伟”的冰山,明写了一个嘲讽的故事,暗写了一个隐秘的江湖,而隐匿在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凶险非常 。

月光入城歌词 老月光歌词

文章插图
《聊斋志异》(2005)剧照 。
李超,字魁五(音魁梧),从名字上看,就带嘲讽 。这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江湖凶险的年轻人 。不过古人习武,比今人刻苦,苦练三个月,是可以学好一套好拳,练成漂亮身手,所以李超“艺颇精,意甚得” 。习武到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最危险:自我感觉良好,容易生骄傲之心,会跃跃欲试,总想找个人试试,检验所学 。
僧人提议用来一决高下的角力,打法很像中国式摔跤,也像流传我的故乡温州的“擣(dǎo)马” 。“擣”字,颇为古老,《说文解字》曰:“手推也 。”组词“擣虚”,“乘虚进击”意,在古代是常用词组 。陈亮在《酌古论·崔浩》里潇洒地写道:“临机之际或因吾言而能有所决,则举一国犹擣虚耳 。”《武技》中的李超“时时蹈僧瑕”,很符合“擣”字的真意 。
流传温州的“擣马”,要两个人马步面对面站好,也可以是一人箭马,一人四平马,那个采用相对更为省力箭马的人,在第一步就输了一半;手臂相交(即《武技》中所说的“各交臂作势”),为显示公平,两人都是一只手掌抓住对方上臂,另一手掌托住对方手肘部位,“阴阳交错”;然后用马步支撑,听劲,用技巧和力量,抵抗格斗(即《武技》中所说的“支撑格拒”),谁先让对方移动脚跟,就算谁赢 。
面对“时时蹈僧瑕”的李超,僧人应该是岿然不动 。在温州“擣马”之中也是如此,那个贸然出击、屡屡发动进攻的人,到最后往往会输 。
《武技》写到此处,酷似温州“擣马”,只是温州“擣马”不可起脚 。顺便说一句,据我所知,在中国诸多门派之中,很少看到类似温州“擣马”的比试 。温州,东南边陲,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保留下了古武术的基因,想想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可谓“礼失求诸野”吧 。
由于交流沟通的需要,武术会慢慢发展出一些文雅的比试 *** ,比如太极推手,温州“擣马” 。武林中人见面,喝完盖碗茶,说起身比划比划吧,总不能一上来就打个头破血流,你死我活,那样的局面不好看,也有辱斯文,那就来个文雅的比试,比如推个手,擣个马,点到为止,是谓“文斗” 。
我以武人之心度僧人之腹,僧人使用类似温州“擣马”的文雅角力打败李超,是想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徒弟一个教训 。李超虚心请教几日之后,僧人辞去了 。为什么辞去,蒲松龄没说,也许僧人最终发现李超还是心性未定 。
李超看到少年尼姑在卖艺,观者如堵,还“以其文弱,颇易之”,也是轻浮得很 。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对武学考证颇为严谨,电影里宫二挑战叶问,王家卫让旁人说出此事的凶险,“一个女子在金楼摆下霸王夜宴,就是让你非出来不可 。”“别看她是个女的,武行四大忌,和尚、道士、女人、小孩 。”
月光入城歌词 老月光歌词

文章插图
《聊斋志异》(2005)剧照 。
《水浒传》里“菜园子”张青告诫孙二娘,有三种人“不可坏他”,第一种就是“云游僧道”,张青场面上的理由是,这种人“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人”,做了不忍,其真实顾虑是云游僧道,大多深不可测,不好招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