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入城歌词 老月光歌词( 四 )


于公却觉得,既然生死已定,道术岂能化解?不应而起,准备出门 。
卜者劝道:“如果爱惜这点小钱,你会后悔的 。”
围观的人以为于公吓傻了,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去哀求卜者 。于公不听,还是出门而去 。
三天期限很快就到,当晚,于公端坐旅舍,闭户挑灯,倚剑而待,静观其变 。等到一更天,没什么动静,于公刚准备去睡,突然听到窗隙窣窣有声,见有一小人持戈而入,一碰到地面,就变成真人大小 。于公疾斫之,应手而倒,挑灯一看,是一纸人,腰已断 。
于公不敢卧,又坐而待之 。过了一会儿,见一物穿窗而入,怪狞如鬼,才及地——这一次于公学乖了,不等它变大——急击之,又断为两段 。于公怕它还会再起来,又连击之,剑剑皆中,放心之后审视,发现是土偶 。
于公于是移坐窗下,盯着窗户缝隙 。又过了一会儿,听到窗外有声音如牛喘,有物推窗户,房壁震摇,其势欲倾 。于公心想,不如出而斗之 。
于公冲出房门,在昏暗的月光之下,见一巨鬼,高与檐齐,面如黑炭,眼闪黄光,手里拿着弓,腰里插着箭,箭已上弦,这时,于公才感到害怕 。
巨鬼射箭,于公用剑拨落 。于公刚想出击,巨鬼的箭又已上弦,于公只得马上跳跃避开,箭射穿墙壁,战战有声 。
巨鬼很是愤怒,拔出佩刀,挥舞如风,力劈于公 。于公猱进——像猴子一样轻捷地跃进——巨鬼的刀劈中庭院石头,石断两截,于公从巨鬼腿间而过,乘机削中巨鬼脚踝,铿然有声 。
巨鬼更是愤怒,吼声如雷,转身剁向于公,于公又伏身进入 。巨鬼刀落,割断于公下身所穿裳 。这时于公已经欺身到巨鬼肋下,猛斫之,铿然有声 。巨鬼仆而僵,于公乱击之 。于公放心之后审视,见是一高大如人的木偶 。
于公秉烛待旦,这才醒悟过来,这些鬼物都是卜者差遣而来,卜者要置他于死地,以证明卜卦的灵验 。随后,于公去市集抓住卜者,交给官吏杀之 。
不管是从武艺角度,还是从小说逻辑角度,《妖术》篇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分析 。
《妖术》篇可以截成两段来解读,上半段是“骗术”,下半段是“武艺” 。
卜者一见于公,马上就能说出于公欲问之事,让于公很是惊讶 。在江湖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把簧”(用眼睛看出人的底细) 。连阔如先生在他那本很有趣的《江湖丛谈》里对此有详细的介绍 。
连阔如先生知江湖甚深 。他说卦摊一般是“尖盘少腥盘多”(尖是指真,腥是指假),真正的“尖盘”百年难得一遇,而假到底的“腥盘”又少有回头客,一般是“腥加尖”(真假相杂)的卦摊,才能玩得转吃得上饭 。卜者“把簧”的能力,正是其基本功 。
《聊斋》(1988)剧照 。
连阔如先生举例:一个五十岁里外的老太太来卜卦,卜者会先看她穿什么衣服,什么长相,面貌上的形容喜乐悲欢,就能不用问她,将老太太的事预先知道了 。如这老太太描眉打鬓,穿得鲜艳,就可以明白,她那么大年纪,土埋半截了,还这样修饰,一定是“老妇改嫁” 。
江湖里阅人极多,又擅长察言观色的卜者,其实就是一台建立了庞大数据库、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根据尽可能多的信息,得出来八九不离十的结论 。以《妖术》篇为例,卜者根据于公的穿着、口音和长相,猜出于公是殿试在都的考生,仆人又不在身边,那应该就是替仆人来问,最大的可能性是仆人生病 。卜者就能做出高深状,缓缓地说道:“君莫欲问仆病乎?”
再者,于公是以殿试在都考生的身份住在旅舍,仆人又生病不起,可谓插杆立于明处,非常醒目,江湖险恶,不排除卜者有眼线掌握于公信息,再引于公入瓮 。于公也是听说市集上有个卜卦很厉害的人,能决人生死 。那又是何人告诉于公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