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源流论白话文翻译 医学三字经白话解全文( 六 )


1.《素问·脉要精微》将寸口脉诊断部位分为寸前(上竞上)、寸、关、尺、尺后(下竞下)5个部位;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寸关尺3个部位;而其中的脏腑分布不是单纯“左手心肝肾 。右手肺脾命门” 。而是向上延伸到头部(上竞上胸喉) 。向下延伸到少腹、下肢(下竞下少腹腰股膝胫足) 。在诊断范围有所扩展 。
2.寸口脉寸关尺每一部位又分为前(前以候前)、中、后(后以候后)、内(内侧上、中、下)、外(外侧上、中、下)9个方位 。即每只手有3(寸、关、尺)×3(浮、中、沉)×9共81个诊断点 。双手162个诊断点 。每个诊断点对应不同的脏腑器官 。这种脉象诊断部位的分布模式 。为寸口脉多脏器的精确诊断打下基础 。
3. 脉象诊断所包含的脏腑器官 。从单纯的心、肝、肾、肺、脾、胃、大肠小肠、胆、膀胱扩大到囊括了全身所有的脏腑器官 。即头(上竞上)、胸部器官(右内)、腹部器官(尺内)、盆腔、下肢(下竞下) 。涵盖了全身所有的脏腑器官 。为脉象全身疾病诊断打下了良好基础 。
现代中医脉象诊断 。以《素问·脉要精微》脏腑器官在寸口脉上分布定位的模式为基础 。以植物神经、神经—体液调节造成的寸口脉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识别特征 。结合传统28病脉涉及的心搏频率、速率、节律、心搏输出量、血液流畅度、血管舒缩阻力、脉搏力度虚实、脉位浮沉、脉体的大小等 。构成了脉象脏腑疾病的诊断识别技术 。也构成了现代中医能够临床实用的脉象诊断体系 。
如何学习脉诊?这应该是一位同仁给我的一个问题 。也是我多年摸索的一个课题 。
当年我初跟师学脉时是这样的 。我与师父隔桌相对而坐 。患者入内打横而坐 。师父搭脉 。问诊 。论病 。处方 。我则诊脉之后一言不发 。老师也不理我 。私下则认真看书 。回忆 。思考 。
3个月之后 。我可以提问题了 。于是老师认真地回答我问题 。而这时我除了诊脉之外也可以抄处方 。也就是说 。当我有能力提问题之前 。老师跟我是没有沟通基础的 。只有当我可以提问题时我们才有沟通 。也才有了学习与讲解 。一切都是从问题开始 。也是在问题中进步 。这种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手感入手 。以问题为导向 。步步深入 。循序渐进 。终达目标 。
我想这就是正宗的师带徒的学习方法 。这个方法用来大面积教学显然不行 。或许这就是脉诊日渐走入沉寂的原因 。当我带学生时 。想的是正宗的中医学术多一个人学 。就多一份火种 。就努力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
回想当年跟师时 。老师假设我是一张白纸 。我也真是以白纸的心态去学习的 。而今不同 。学生们皆是先有知识 。后习临床 。已经是先入为主 。且 。动则以己为能 。以自己课本上的理论 。代替自己的眼睛 。以自己先前所学科目 。划定知识的边界 。此时教脉何其难也 。故当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我提出:明理为先 。临床跟进 。以脉随法 。悟道之机 。
手感次之
认识手感
从认识脉的层次上讲 。手感应当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放在了第二位 。因为 。我们现代的学习 。就是单纯地学习知识 。而不是真正的传承 。老法子教徒弟 。就是你得先去干活 。忙完了 。给老师打打下手 。先去摸摸脉 。等哪天摸出点感觉了 。能够从患者的脉象上提出点儿有意义的问题 。才算开始真正的学习 。
事实上 。以手感而言 。每一个人的手感都是不一样的 。实践中 。老师会把学生的表述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化 。如学生说:老师 。我怎么觉得这个病人的脉 。咯吱咯吱的不滑溜 。老师说:摸对了 。这就是“涩脉” 。好了 。下一次再有涩脉 。学生自己就知道了 。这样 。老师就将学生的手感归纳到自己的感知体系之中 。加以分析与归纳 。反过来 。学生也就通过自己的感知领悟了老师的知识 。这就是“传承” 。这实际上是老一代师带徒所必需经过的途径 。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老中医带徒弟是不用讲什么手感的 。因为它只是学习中医诊断的基础 。学徒们是在最初的学习中 。在不知不觉中练成自己的手感 。但我们现代的医者不是这样的传承 。我们被迫只能是坐在课堂之上的“学习” 。只能尝试着用自己的知识与理性 。指导自己的感觉 。所以手感就被放到第二位了 。
现在学习脉诊 。我们首先要理解脉象是一个什么东西 。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 。然后自己教自己 。比如:感冒应该是个浮脉 。所以在患者感冒时 。手指摸到的就应该是个“浮脉” 。但感冒它就是浮脉吗?肯定不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