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号九帅,攻入天京武功盖世,朝廷为何食言,没有封其为王?


曾国荃确实善于打仗 。尤其围点打援、修筑沟渠内围外防 。这种战法到后期已经轻车熟路 。对于进驻雨花台的曾国荃 。曾国藩百般苦劝 。包括湘军水师才不过两万多人的吉字营 。兵员实在太少 。天京城里的人想出去必然豁出性命 。城外的援军为了首领安全也会拼死突击 。危险系数太高 。但是好不容易咬住鸡腿的曾国荃怎么甘心回退呢 。好在最终还是如愿攻陷天京 。大功告成 。
不过有一点 。论剿灭太平军 。武功“最”盛的是曾国荃 。但首功必然是曾国藩 。这点毫无争议 。管理责任嘛 。功过都是领导扛 。下属分杯羹就是了 。出掉脑袋的大事了要死也是曾国藩先死 。风险与收益呈正比 。

曾国荃号九帅,攻入天京武功盖世,朝廷为何食言,没有封其为王?

文章插图
至于清廷食言 。这也很正常 。有清一代没有汉人封王的先例 。至于吴三桂和耿精忠的亲王、尚可喜的郡王 。那是两码事 。清代的“汉人”范畴和现在不同 。这些叛将加入汉军八旗以后 。相当于换了身份和“阶级” 。同属“旗人” 。
简单理解 。清代是不把汉军八旗归为汉人范畴的 。只有岳钟琪这类不入汉军八旗的将官才被归类为汉臣 。这在清代文献比如《清史稿》中都有很清晰的称谓区分 。
最重要的一点 。即便清廷不食言 。无论曾国藩还是曾国荃 。活活打死他们也不敢受封郡王 。这是必然的 。否则太作死了 。所以大家也根本无需为曾国藩感到惋惜 。他铁定会推的 。曾国藩脑子不傻 。他一旦接受郡王爵位 。满洲亲贵会憋足劲整死哥俩 。
曾国荃号九帅,攻入天京武功盖世,朝廷为何食言,没有封其为王?

文章插图
这个不是玩笑或者胡猜 。皇室尚且很多人一辈子稳稳的贝勒、贝子 。没有什么“升迁”机会 。一个汉人如果做了郡王那还了得 。公侯伯子男这些满清功臣后代看到你一个汉人还要行礼不成?这在清代满洲至上的环境下是不可思议的 。甚至是大逆不道的 。别管皇帝还是慈禧都抗不住这压力 。皇室宗亲满洲勋戚八旗子弟个个跟你玩命 。
岳钟琪就是前车之鉴 。而他当时不过是挂了个临时的大将军衔而已 。最后连雍正都顶不住压力 。让胤祥找到岳钟琪暗示其加入汉军八旗 。前文讲过 。清代的汉军八旗不属汉人范畴 。所以皇帝压力小一些 。但岳钟琪毕竟是岳飞的后代 。而且他也明白一旦入旗就不是“汉人”了 。所以考虑影响后没拾这茬 。
虽然不敢接郡王爵位 。但哥俩也没想到清廷来了个逐步“降级” 。相当于把郡王分拆成几个爵位 。各有封赏 。也算还可以吧 。曾国藩封侯 。曾国荃封伯 。而他俩的期望 。或说曾国荃的期望是哥哥和自己封两个侯爵才好 。这也是曾国荃忿恨清廷的原因 。后来又传出风声说 。众将撺掇拥立曾国藩造反 。真假无需较真 。即便说了也不会傻兮兮的留下文字记录 。反正可以体现出曾国荃当时的滔天怒火 。
曾国荃号九帅,攻入天京武功盖世,朝廷为何食言,没有封其为王?

文章插图
当初曾国荃加入作战序列 。倒没想过什么建功立业 。主要是为了救援被围在南昌的曾国藩 。曾国荃归拢了不过几千人攻打吉安这个战略要地 。因为曾国藩的面子 。其他部队也都听他调遣 。转年哥俩一起丁父忧回了湖南老家 。
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 。哥俩全丁忧太耽误功业 。正好耆龄向朝廷推荐曾国荃 。所以曾国藩让曾国荃率先回归了湘军统理吉安军务 。围城吉安期间 。还主动迎击“离家出走”的石达开所率二十万大军 。全功克胜 。
后来攻打安庆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 。这是曾国藩刻意安排的 。不过曾国荃也真能扛 。简单说就是内外两道沟 。一条防内 。一条防外 。死死的扛住两面夹击 。连名将胡林翼听到这消息都牙酸 。估计曾国荃扛不住 。但最终南面水师和曾国荃配合之下最终达成了物资封锁的既定目标 。又通过挖地道的手段 。使安定落入掌中 。
曾国荃号九帅,攻入天京武功盖世,朝廷为何食言,没有封其为王?

文章插图
到了围城天京之际 。曾国荃坚决反对清廷的“乱命” 。不肯充当救火队员疲于奔命 。一再强调天京这个太平军大本营的重要性 。这是太平军的根基 。这里拿下了 。其他的匪患不足为虑 。比如淞沪地区是财税重地 。的确是被太平军占领了 。实力受到极大补充 。要钱有钱 。要粮有粮兵锋正盛 。干嘛要去啃硬骨头呢 。他要救天京会自己跑回来和我交手 。我何必去找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不多久几十万援军到来 。但都被曾国荃打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