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自己子嗣并不多,为什么还要把两个皇子过继给别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乾隆帝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者了 。但是皇储之位却始终没有落实下来 。他之前也曾经有过两次不成功的秘密立储 。但秘立的皇次子永琏和已经属意、尚未来得及建储的皇七子永琮(均为乾隆帝原配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嫡子)都年幼夭折 。让乾隆帝立嫡的愿望一再落空 。富察氏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薨逝后 。乾隆帝不再奢望立嫡 。转而在其他儿子中择贤而立 。但是看中的皇五子永琪却英年早逝 。二十六岁就去世了 。继后那拉氏的儿子、皇十二子永璂也因为乾隆帝和那拉氏皇后关系决裂而在实际上失去了嫡子的身份 。勉强生活在皇宫中而已 。不再被乾隆帝列入皇储人选中 。
此时 。乾隆帝的十七个儿子中 。已经有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五子永琪、皇七子永琮、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永璟、皇十六子等九个儿子去世或者夭折 。皇十二子永璂被放弃 。在世的皇子(永璂除外)只剩下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六人而已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并不多,为什么还要把两个皇子过继给别人?

文章插图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九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乾隆帝时隔三十八年再次秘密立储 。将皇十五子永琰的名字郑重其事地写入谕旨 。以鐍匣封存 。然后放入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永琰就是日后的嘉庆帝 。
为什么六个儿子中 。乾隆帝最后选择的是皇十五子永琰 。而不是排行靠前的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呢?不是乾隆帝不想立长君(永琰秘立为储君时年仅十三岁 。而永珹已经三十五岁 。永瑢也年满三十岁) 。而是他早在十多年前 。就因为一些原因将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过继出去 。成为自己的两位叔父的嗣孙 。虽然两位皇子都获得了王爵 。但是却从宗法上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这也是他们的遗憾之事 。
为什么乾隆帝在可供选择的储君人选不多的情况下 。还把两个儿子过继出去 。使得皇储人选进一步减少 。自己的抉择也更为吃力呢?下面就为大家加以分析判断 。以求弄清楚乾隆帝真实的想法吧 。
皇四子永珹 。生于乾隆四年(1739年) 。生母金氏时为乾隆帝嘉嫔 。永珹还有同母弟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 。金氏祖上是朝鲜人 。清初的时候归附 。为内务府正黄旗包衣 。所以地位一直不高 。金氏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才在晋封嘉贵妃后获准抬旗 。家族不再从属包衣籍 。因此 。金氏所生的三个儿子 。在和其他皇子竞争储位时 。天然地居于劣势(家族、旗籍原因) 。如果有其他选择 。乾隆帝一定不会把皇位传给母家地位低下的永珹兄弟(后来永珹出继后 。他两个弟弟永璇、永瑆在最后的储位竞争中也败给了母家同属内务府包衣籍的皇十五子永琰 。就是明证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并不多,为什么还要把两个皇子过继给别人?

文章插图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嘉贵妃金氏薨逝 。年四十三 。当时他的三个儿子中 。永珹十六、永璇十岁、永瑆才三岁 。虽然不至于落到孤苦伶仃的地步 。但是三个皇子之后在皇宫中不可避免地边缘化 。不能引起父亲乾隆帝过多的重视和关爱 。
皇六子永瑢 。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 。生母是汉人苏氏 。时为乾隆帝纯妃 。永瑢还有同母兄皇三子永璋 。永瑢兄弟母家是汉人(后来才抬满洲正白旗) 。所以他和四哥永珹一样 。地位相对于其他皇子来说比较尴尬 。在乾隆帝早期的皇储人选中 。永瑢兄弟不会进入父亲乾隆帝的法眼 。以皇子身份逍遥富贵一生 。就是他们将来的人生路途了 。
乾隆帝继位之初 。一心想立原配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嫡子为储君 。因此遵循父亲雍正帝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 。立皇次子永琏(皇后长子)为储君 。可惜永琏被立为皇储后不到三年就在乾隆三年(1738年)夭折了 。乾隆帝不死心 。即使皇后尚未诞育嫡子 。他也不肯从其他皇子中择贤立嗣 。一定要等待皇后再次诞育嫡子 。
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 。经过八年漫长等待 。皇后富察氏终于为乾隆帝诞育下皇七子 。也是嫡次子 。乾隆帝因为再获嫡子而大喜过望 。迫不及待地在当年九月为嫡次子赐名“永琮” 。“琮”是古时帝王祭祀用的玉杯 。有承继宗庙的含义 。所以永琮的名字寓含皇位传承之意显露无疑 。
乾隆帝本来准备等永琮稍长之后 。即择吉日再次秘密建储 。正式册立永琮为皇储 。可是永琮也步了其兄永琏的后尘 。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感染天花 。病情迅速恶化 。于除夕之夜不幸夭折 。年仅两岁 。乾隆帝立嫡之梦再次破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