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五 )


16.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 。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⑴课前用小木板、木条 *** 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 。⑵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⑶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 。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
1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 。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 。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 。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 。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 。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 。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 *** 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 。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