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处处催刀尺,寒衣处处催刀尺翻译( 六 )


后四句写心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说的是自己上一年春天离开云安来到夔州后,这已经是第二次在夔州看菊花开放了 。他日泪,有两种可能的意思:一是从前的眼泪,一是日后的眼泪 。当然,也可能是从前、日后兼而有之 。
孤舟一系故园心,说的是,这两年里,心里一直系念这故园,归心似箭 。这两句是所见景物(菊花)引起乡愁 。第三四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所闻增加乡愁 。第三句是裁制新衣,第四句是熨烫旧衣,隐含身为游子,自己新旧衣裳皆无的艰难困苦,加深乡愁 。
律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是杜甫律诗写作常用的手法 。
《秋兴八首》中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思乡思亲,不用说都属于我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范畴,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换言之,思想感情的正确是毋庸置疑的 。但对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的读者来说,这种正确的思想感情,其实并不重要 。
原因之一,杜甫所忠诚的是已经不复存在的李唐王朝;原因之二,杜甫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作品,远不止《秋兴八首》,其他很多作品都表达过同样的思想感情 。原因之三,对当代人来说,《秋兴八首》的主题思想过于沉重,缺少娱乐精神 。实际上,最喜欢《秋兴八首》的是文史学者和格律诗的爱好者,并非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类型 。
对二十一世纪的读者来说,《秋兴八首》“玉树凋伤枫树林”最值得注意、琢磨的,是它的技术:成熟、严谨的平仄格律,语音上双声、叠韵、叠音等的使用,词语色彩的搭配,词法、句法上的讲究,典故的运用,等等 。有美国学者,甚至专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杜甫《秋兴八首》的魅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 。
叶嘉莹先生认为,唐朝初年开始出现的七律,“…在杜甫之前,很少有人能够写出成功的作品,是杜甫才真正从内容意境与艺术技巧两方面发展了七律,将这种体式发展到一个完美成熟的阶段 。”无论是叙述的形式,选取重点意象,还是使用拗体,各种形式,杜甫都可以写得很好 。总之,想要领略七言格律诗的魅力,不能不读杜甫的作品 。
而《秋兴八首》是杜甫七言律师中的典范之作 。黄生说,杜甫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是杜甫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换言之,《秋兴八首》乃是杜甫七律的压卷之作 。杜甫自己说过“老来渐于声律细”、“新诗改罢自长吟”的话,可见到了晚年杜甫是一位在声律上非常讲究的诗人 。
杜甫的诗歌,尤其是晚年的律诗,经得起任何认真仔细的推敲 。音韵学名著《切韵》的陆法言序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杜甫的《秋兴八首》诗是非常好的赏知音材料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秋兴八首》
二: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催刀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明月照映山河,给人一种宁静壮阔的感觉 。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诗原文:“月映山河伤玉露,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日日江楼坐翠微 。”
三:寒衣处处催刀尺翻译
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长卷》之四首,纵23.5厘米,横261.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沈同樾捐赠) 。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 。子昂重题 。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 。”据此知该卷 书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后,赵孟頫时年28岁左右 。此书用笔细腻,结体端庄秀逸,笔圆墨润,筋丰骨健,给人以神定气闲,虚和宛朗的美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