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心房颤动治疗首选( 六 )


(3)不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危重心房颤动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心室率,成人可用150 mg稀释后10 min静脉注射(也可5~7 mg/kg稀释后在30~60 min内静脉缓慢注射),以后按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直至心室率控制 。胺碘酮在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有转复窦性心律的作用,用其控制心室率应考虑同时给予抗凝治疗 。
2.控制心室率的长期治疗:
急性心房颤动发作控制后,应根据症状情况采取控制心室率的措施,可考虑宽松的心室率控制,如≤110次/min 。
β受体阻滞剂的口服制剂如美托洛尔(包括缓释制剂)、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均可用于控制心室率的长期治疗 。也可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禁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 。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室率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合并心力衰竭可选用地高辛 。长期控制心室率的治疗慎用胺碘酮 。
在心率控制理想的患者中,有可能在24 h动态心电图中记录到长RR间期,有些可达数秒 。此种长RR多发生在夜间,患者一般没有症状 。因此,不应仅仅根据是否有长RR来决定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 。在除外药物影响,患者有明显因长RR出现的症状(如黑矇,晕厥),或RR间期超过5 s,应到上级医院确定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 。
(四)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治疗
1.复律治疗:
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式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 。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优先选用药物复律 。药物复律 *** 简单,患者易接受,但应注意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和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所有复律方式均存在血栓栓塞风险,择期复律需给予"前三后四"的充分抗凝治疗,即心房颤动复律前至少抗凝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复律前后应根据情况行持续心电监护 。但若病情需要,可在食管超声确定无血栓的情况下紧急复律,在复律前后给予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
(1)药物复律:复律常用的药物有Ⅰ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Ⅰc类药物通过减慢传导速度以终止折返激动,使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我国常用药物为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乙吗噻嗪) 。
Ⅲ类药物通过延长有效不应期以终止折返激动达到心房颤动复律,常用的有胺碘酮、伊布利特 。应根据是否有基础疾病、药物作用特点和安全性选择不同的药物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复律 。伴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选静脉胺碘酮 。
普罗帕酮对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转复有效,对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疗效较差 。作用较快,口服后2~6 h起效,静脉注射后0.5~2.0 h起效,转复成功率41%~91% 。静脉使用的剂量为1.0~1.5 mg/kg(或70 mg)稀释后10 min静脉注射,无效可在10~15 min后重复,最大剂量不超过210 mg 。可以出现室内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转为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转复后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或严重的COPD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
莫雷西嗪无静脉制剂,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减少发作或复律成功保持窦性心律,减少复发有一定疗效,也相对安全,口服150 mg/次、3次/d 。
胺碘酮可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时,短期应用安全性较好,但起效时间较慢,还可用于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 。8~24 h的转复成功率为35%~90% 。可150 mg稀释后10 min静脉注射,以后以1 mg/min维持,直至转复 。也可用5~7 mg/kg稀释后在30~60 min内注射,以后以1 mg/min维持 。24 h总量不超过2 000 mg 。用药后注意有无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炎 。用药后24 h内需查肝功能,以防发生肝损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