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日记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3000千字( 二 )


“从市面上出现的以及缴获的大量瓷器来看,很可能是来自一艘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沉船 。”阮永好推测 。他将线索上报到福建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后,随即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
经过项目批复和筹备,2014年,考古队第一次对圣杯屿海域进行水下调查 。阮永好等水下考古队员根据渔民提供的线索,搜寻了两三天,终于找到沉船的位置 。他们发现有六道隔舱,面上散落的文物不是太多,基本掩埋在泥沙里 。
“这是好事,埋在泥沙下的文物得以免受偷盗和破坏 。”阮永好说 。由于沉船表面有很多小石头,若用大型的抽泥抽沙设备,对文物破坏比较大,而且沉船位置距离水面比较深,一般的潜水员使用简易潜水设备很容易出事故 。
【工程测量实习日记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3000千字】考虑到水下考古的难度较大,当时并未立即对圣杯屿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 。两年后,在对厦漳海域水下文物调查过程中,水下考古人员调查了1600多平方米的海底面积,才将主要的散落区基本摸清 。
由于漳州海域沉船遗址较多,开展水下调查的同时也意味着遗址位置暴露 。2020年11月,圣杯屿沉船遗址再次陷入盗捞危险 。幸运的是,由公安部督办的“11·23”系列盗捞海底沉船文物案告破,漳州当地警方打掉了2个水下盗捞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追缴各类文物1500余件,其中宋元龙泉窑“海捞瓷”846件 。
“盗捞犯罪者不计损失,常常会使用 *** 爆破、强行拽取等手段盗取沉船中的文物,无异于‘杀鸡取卵’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协会理事羊泽林说,在过去的水下考古发掘经历中,曾有过潜水到沉船点时,看到海底一地的碎片,十分痛心 。
为防圣杯屿沉船遗址再度遭到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9月,圣杯屿元代沉船的水下考古发掘全面启动 。“这是为了杜绝不法分子惦记的‘抢救性发掘’ 。”羊泽林说 。

工程测量实习日记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3000千字

文章插图
水下考古队员在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发掘文物 。(受访者供图)
水下考古队与时间“赛跑”
圣杯屿元代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启动后,汇聚了一批来自国家、福建省、漳州市各级以及从省外抽调的水下考古工作者 。
在距离圣杯屿约200米的海面上,漂浮着一艘巨大的水上作业船,设置有文物保护室、更衣休息室以及简易的餐桌等,各类潜水及考古设备一应俱全,这是考古队员们日常工作和休息的地方 。
作业船的正下方,就是元代沉船遗址所在,船 *** 置距离水面约30米 。虽然就在脚下,但要靠近并不容易 。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此次水下考古领队梁国庆说,水下考古发掘得“靠天吃饭”,根据天气、洋流、水温、水压、海底能见度等实际情况来决定能否下水 。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考古队员须利用涨退潮之间的平潮期,下潜到遗址点进行考古作业 。趁着 *** 期和低潮期,海底作业时间加起来大约3个小时 。“水下作业时间很有限,这就需要水下考古队员争分夺秒 。”梁国庆说,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抓紧天气海况的好时机 。
海上长时间的作业把考古队员的皮肤晒得黝黑,但更大的考验在水下 。每趟下水前,考古队都要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分工 。一般情况下,两人一组,分批次下水,后一组随时准备接替上一组队员,就像一场“接力赛” 。
为延长水下工作时间,此次水下考古使用高氧、双瓶潜水技术,但受到氧气、体能等各因素限制,每组下水作业仍只有宝贵的25分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