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为什么要将临终的老人搬到正厅?


在农村为什么要将临终的老人搬到正厅?不能不知的丧葬习俗!很多农村对于人死后的位置十分在意 。比如民间的“招魂、还魂等”都与人寿终的场所有关 。简而言之 。就是农村人十分在意去世之人是否为“寿终正寝” 。寿终意为寿命的终结 。即死亡 。正寝大多是指房屋中的正厅 。也正是因为寿终正寝 。所以很多农村老人在弥留之际神志尚且清醒之时 。往往会要求子孙将自己搬到正厅 。以便“寿终正寝”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即便是不可一世的皇帝 。也躲不过一死 。不管你愿不愿意 。早晚都得一死 。在这样的前提下 。如果可以选择死法 。100%的人都会选择“寿终正寝” 。离开人世 。其实这种风俗在民间称为“搬铺” 。也称为“打厅边、移水铺” 。为什么将弥留之际的人搬到正厅呢?其实在农村 。人们认为 。正厅是房子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祖先、神灵都供奉在此 。如果在这个位置寿终才死的其所 。到了阴间才能与祖先、亲人团聚不至于孤单 。在农村 。如果子女不知道这些细节 。让老人在偏房或者卧室离开人世 。那么就很有可能遭受乡里和邻里的非议 。认为对老人有照顾不周的嫌疑 。在中国 。“寿终正寝”不是什么恐惧的事情 。相反是一种美好希望 。是一件人生三大幸福之一(生得好 。过得好 。死得好) 。形容人类颐养天年 。在家中自然死亡 。没有经过任何疾病的折磨 。刘熙《释名·释丧制》:“老死曰寿终 。寿 。久也;终 。尽也 。生已久远 。气终尽也 。”人活到了生命尽头 。油尽灯枯即谓“寿终” 。在早期的风俗中 。并非所有弥留之际的人都可以在正厅寿终 。通常有两类人可在正厅寿终 。一;年满50周岁以上的老人 。也就是“知名之年”并且已有子女的老人 。二;未满36岁便当祖父母 。但是还没到知名之年就已去世的人;这两类人均有资格在正厅寿终正寝 。其凶死之人、夭折的孩子以及父母健在等 。均不能在正厅寿终 。往往会安排在后厅或者偏房等其他地方 。
其他观点:
在农村三间正房是南北朝向 。有前南门 。也有后北门 。人死亡灵是走西北大道去阎王爷那去报道的过时不接收了 。
其他观点:
这个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一个环节——“搬铺” 。
《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 。你自夸寿终正寝 。非侮君而何!
纣王因姬昌斗胆直言 。暴政不得善终:“国家只此一传而绝 。所延不过四七之年;又道陛下不能善终”而最终诛杀之 。足可见 。在中国千年文化传承里 。无论是平民 。抑或是君王 。对于“寿终正寝”这个朴素的要求有多么强烈 。
寿终正寝 。这个成语很形象地总结了人一生的最终归处与愿望 。寿终 。而不是暴毙 。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离世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是个好的结局;正寝 。中国人讲究身份问题 。既然一个人生前坦坦荡荡 。那么 。弘留之际 。应该是家中最好的位置“正屋” 。与亲、朋永辞 。这样 。一生便不留遗憾了 。

在农村为什么要将临终的老人搬到正厅?

文章插图
再回到问题 。临终前将老人搬到正厅 。民间俗称“搬铺” 。在农村 。正厅一般是用来供奉神灵、祖先的位置 。是神圣方位 。家里有老人临近“老去” 。需要在这个位置 。到了阴间才能与祖先、亲人团聚 。讲究孝道的传统文化影响 。如果家中子女未能在老人弥留之际将其移至正厅而使老人“善终” 。是会受邻里族人非议的 。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 。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 。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叫做\"挺丧\" 。
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两人同时处于弥留之际 。都可以在正厅寿终 。则按男性和女性区分 。通常为男左女右 。如果同为男性 。则先到的放在左边 。如果同为女性 。则先到的放在右边 。
在早期的风俗中 。并非所有弥留之际的人都可以在正厅寿终 。通常有两类人可以在正厅寿终 。一是年满50周岁以上的老人 。也就是“知命之年”并且已有子女的老人 。二;未满36岁便当祖父母 。但是还没到知命之年就已去世的人 。而凶死之人、夭折的孩子以及父母健在等 。均不能在正厅寿终 。往往会安排在后厅或者偏房等其他地方 。
云南彝族 。父母病危时 。如果是住在楼上 。要将其搬迁下楼 。必须在主房的正寝室内断气 。据说这样做一是怕亡者断气于楼上 。亡灵难以下楼 。二是怕日后楼上有鬼魂活动 。惊扰后代子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