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脾胃 秋冬少受罪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足见脾胃保健的重要性 。进入夏季,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问题很容易缠上脾胃虚弱的人 。因此,保护脾胃是我们夏季治病、防病的重中之重,它包括预防暑病、冬病夏治、补益养生三个方面 。    暑湿攻脾胃易食欲不振
    进入伏天,“苦夏”就开始了 。中医称的“苦夏”之“苦”,始于胃肠 。人体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失眠 。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暑气肆虐,时而暴雨,雨后潮湿的感觉会停留很久,暑、湿、热三气会影响人的食欲,从而也制造了“苦夏” 。
    暑、湿的攻击对象通常是脾胃 。脾在体内的主要工作是消化食物、运送营养,一旦受到攻击,脾胃功能下降,就会导致气血不足,身体和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就会发生体力虚弱、食物消化不良,代谢的废物无法运送出去,出现食欲降低、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脾虚患者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 。
    冬病夏治须有强健脾胃
    冬为阴,夏为阳,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关节痛等的发病特点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 。如果夏季能够在此类疾病相对处于缓解期的时候,给予治疗或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则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季的病症,这就是冬病夏治 。常用的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艾灸、埋线、刮痧、拔罐、内服温补药物等 。
    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如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驱逐寒邪,外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方法温通经络、散寒祛邪,都可以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 。
    然而,冬病夏治起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脾胃 。老中医提醒,脾功能差,运化不利,精华物质则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即使吃了再多的补品、药品,也不能被身体很好地吸收,就起不到应有的强身健体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虚不受补” 。
    因此,冬病在夏季调理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健脾胃 。调好了脾胃这个根本,使人体阳气充足,其他脏器就没有了虚寒的根源,才能有好转的基础,所谓“治病本”就是这个道理 。
    老中医授养脾护胃秘诀
    1.只吃七分饱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本身脾胃功能差的人,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 。
    2.积极食疗
    食欲欠佳时,可用姜15克、红糖5克加水煮成红糖老姜茶饮用;当胃胀、恶心、便秘时,可用生姜和橘皮各15克煮成生姜橘皮饮;可多食有利排泄的如薏米、冬瓜等 。
    3.按摩开胃穴
    双侧太阳穴(额头两侧)、合谷穴(拇指和食指指根,虎口根部)、足三里穴(膝盖外下缘凹陷处向下移三指,再向外移一指处),按摩10分钟,可明目、醒脑、健脾、开胃 。
    4.喝点药酒
    喝点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作用的药酒 。
    5.早晚开窗
    夏季胃口不好和体内消化代谢减慢有关,可早晚打开窗户通风,以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以及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