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儿退烧 把握“火候”很关键

目录
第一章:小儿退热 “火候”很重要
第二章:击退宝宝发烧简单正确方法
第三章:宝宝发烧别进入护理误区
第四章:拒绝宝宝“发烧”的几个策略
宝宝发烧令妈妈们很困扰,也令妈妈们很揪心 。但是妈妈们在面对宝宝发烧时不要惊慌,采取正确的退烧方法才是正点 。那么,如何为宝宝退烧?怎样护理发烧宝宝?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为宝宝退烧策略 。
小儿退热 “火候”很重要
把握退热“火候”
体温37.5℃~38℃为低热,39℃以上为高热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发热的热型及规律,也有助于帮助医生做出病因诊断,比如午后潮热盗汗,可见于结核病 。因此,一般发热时见热退热,反而不利于病情观察 。因此,一般的轻至中度发热无需做退热处理,只要注意居室通风与合理休息,适当补充水分、盐分、糖分、维生素等便可 。但是体温达到39℃以上就必须用药 。
退热方法的选择
对于高热患儿,除了药物降温外,可应用物理降温 。特别是当患儿体温上升过快,神志不清,无从给药之时,易造成多汗虚脱时,物理降温非常必要 。具体方法是:①用35%~50%的酒精洗擦上、下肢两侧及背部,重点为腋下、腹股沟,为时约2~4分钟,以达退热目的,但要避免擦胸腹 。②冰袋敷于颈项、头顶、腋下、腹股沟等处 。两者均需等半小时后测体温以观其效 。显然,物理降温相对较为温和,而药物降温效果切实 。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也需实施药物降温 。至于给药途径,肌肉注射退热较之口服为快,可酌情选用 。方便小儿应用的鼻滴剂及塞肛的外用栓剂都有较快的退热效果 。
击退宝宝发烧简单正确方法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如果家中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 。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 。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 。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
6、使用退烧药
当儿童体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如惠氏的惠菲芬就可以在这时起到很好的疗效了 。
宝宝发烧别进入护理误区
误区一:洗澡会让孩子着凉
冬冬白天有点发烧,医生说是感冒,开了一些药 。服药后冬冬的烧基本退了 。可是到了晚上,冬冬又发烧了,38.5℃,服药又不见效 。冬冬妈赶紧给医生打电话 。医生详细询问了冬冬的情况,基本确定没有其他疾病,建议冬冬妈给孩子用温水洗一次澡 。可冬冬妈死活不干,说那样会让孩子着凉,病上加病 。
医生的话:
给孩子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 。类似的做法还有用湿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导热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发时的吸热作用来降低体温 。此外,洗澡还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 。具体做法是,用低于体温2℃的温水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 。只要不是在室温很低的房间内,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是不会着凉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