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庐山风景优美 。有云海、险峰、飞瀑等多种自然景观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诗人来到庐山 。观景有感 。遂写下这首流传后世的经典诗作 。
诗人写景之用意 。并不是如此简单 。还寓理于景 。阐述了哲理思辨 。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 。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 。不认识庐山的本来面目 。只因为自己身在山中 。无法纵观全局 。
观景如此 。人生在世看问题亦是如此 。我们学习工作、待人接物 。如果都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换位思考 。可能就会做到有效沟通 。不至于局限于自身认知的小天地里 。
这一首诗可以看出 。东坡居士能够理智多于感情的去看待所遇到的人、事、环境 。能够客观冷静去处理 。这是一个明白人、一个综合人文素养比较高的表现了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文章插图
第二重境界《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
世人都向往庐山烟雨美丽、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没有亲自见到这个景观画面的时候 。心中总是有千般万般的遗憾 。不明了那到底是什么境界 。等到看到这庐山的烟雨蒙蒙 。看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时 。心当下安歇 。原来如此——及至归来无一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
这首诗表现出东坡居士个人修为更上一屋楼 。在持续的精进努力后 。才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他在灯火阑珊处 。”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意味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文章插图
第三重境界《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潺潺溪流的声音就像十方诸佛在出广长舌相 。演说万法;山水林木、蓝天白云这些景色皆是清净的法身 。佛陀时时刻刻对我们说法 。演说八万四千偈那么多的妙谛 。其中的奥妙法理 。如人饮水 。只能心领神会 。改天如何才能为别人一 一演说呢?
这首诗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高的境界了 。这里面的境界不足为人道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个人修为境界 。实在说只有亲证方知 。用语言是无法表达清楚的 。所谓“张口既错” 。
真的是言为心声 。诗以言志啊 。从个人文学诗词作品里面 。能够看出东坡居士不断的提升个人综合修为 。
这三首诗作 。意境高远 。一并奉献给大家 。大家可以慢慢品味 。希望能够喜欢 。
其他观点:
你好!很荣幸作答 。
我认为:苏轼的《题西林壁》 。不仅是哲理诗中的精品 。还是典范 。
简言之 。哲理诗 。首先是“诗” 。再诗中有“理” 。给人以启迪 。
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 。涵有朴素的认识论 。矛盾观 。也有联系观 。实属哲理诗中的典范 。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文章插图
登庐山 。从它的正面看 。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 。从它的侧面看 。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 。从高处俯视庐山 。它的山峦高低错落 。从低处仰望庐山 。它的山峰高耸 。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庐山险峻奇秀 。美景尽收眼底 。
这就是苏轼认识到矛盾着的事物和它的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文章插图
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视野受到了局限 。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认识有片面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 。如果你想真正识得庐山 。要走出庐山 。到庐山之外更高更远的地方 。去观察认识庐山 。
世界的事物都有联系 。对事物的认识要摆脱主观成见 。既要认识全局 。也要认识局部 。只有这样 。才可以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
苏轼把庐山美景和哲理巧妙融和 。亲切自然 。深入浅出 。耐人寻味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文章插图
唐代诗人王之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得更远 。就要登得更高 。
唐代诗人白居易:“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 。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 。
唐代诗人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要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所吓倒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