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二 )


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文章插图
《东海孝妇》的主人公叫周青 。整个故事相对窦娥来说相对较为简单 。周青丈夫去世之后 。又没有儿子 。虽然孤苦无依 。但却对婆婆极为孝顺 。婆婆见其凄苦 。便劝其改嫁 。但周青却坚决不肯 。婆婆为了不拖累周青 。便自杀了 。
婆婆死后 。她的女儿却将周青告到了官府 。说是周青杀死了婆婆 。官府将周青捉拿归案后 。却不问青红皂白便是大刑伺候 。受刑不过的周青只得含泪认罪 。当时虽有狱吏于公向太守争辩 。但太守还是下令杀死了周青 。
周青被杀之前 。发誓说道 。“青若有罪 。愿杀 。血当顺下;青若枉死 。血当逆流” 。可见 。周青被杀之时 。只是苦于冤情无法澄清 。只是为了以血水倒流为自己洗刷清白 。因而并未涉及到官员和百姓 。不仅没有大旱三年 。就连六月飞雪也是没有的 。
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文章插图
然而 。周青虽然没有诅咒“大旱三年” 。但当地的旱灾却是真实发生了 。《列女传》对此有载 。“自后郡中枯旱 。三年不雨” 。《汉书》也记载“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 。
后来 。新任太守到任 。于公便对其说道 。当地干旱三年乃是因为“孝妇不当死 。前太守枉杀之” 。新任太守听说后 。便亲自前往周青的墓前祭奠 。并在墓前刻石 。表彰她的德行 。结果 。“天立大雨 。岁孰” 。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周青的冤案与干旱可能并无直接关系 。然而对于相对较为迷信 。且奉行天人合一的古人来说 。他们很难不将两件事联系起来 。于是 。周青的冤案便与“三年大旱”联系了起来 。并最终被关汉卿写进了杂剧之中 。变成了窦娥的最后一个誓言 。
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文章插图
这一点关汉卿在《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中也是有所交代 。其中写道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 。人心不可怜 。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可见“三年大旱”就是源自于周青被杀之后当地的三年旱灾 。
之所以写入这个毒誓 。或许与社会环境有关
虽然在古人的认知中 。作为窦娥冤案的前身 。周青的冤案是与“三年大旱”有一定关系 。但关汉卿之所以将“三年大旱”纳入窦娥冤案这个故事 。我想应该与故事本身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
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文章插图
1、窦娥之所以被冤杀 。当地百姓难逃干系 。正所谓“雪崩的时候 。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窦娥冤案的产生 。可以说与当地百姓的态度 。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东海孝妇》中 。周青虽然也是含冤被杀 。但好歹还有个狱吏于公为其争辩 。而在“窦娥冤案”中 。当窦娥婆媳被流氓欺负时 。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撑腰;当窦娥含冤入狱之时 。没有人站出来为窦娥作证;当窦娥被判处斩刑之时 。也没有人替她伸冤昭雪;当窦娥含冤被杀之时 。甚至还是没有人为其喊冤 。因此 。站在窦娥的角度来讲 。她自然有恨当地百姓的理由 。
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文章插图
2、元朝汉人惨遭歧视 。希望借此唤醒人心 。元朝时 。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 。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 。贪赃枉法 。无所不为 。而当时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 。生活遭遇无比凄苦 。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然而百姓们对此却只能默默忍受 。因此 。关汉卿或许想要通过这个故事 。唤醒汉人百姓同仇敌忾之心 。意思是说 。你看一旦发生冤案 。便会出现各种灾害 。冤案本身或许不会影响到其他百姓 。但这些灾害却是会影响到当地每一个人的 。因此希望发生冤案时 。大家都能够踊跃的站出来 。
窦娥被官府冤杀,为什么却发下“三年大旱”毒誓,拉老百姓垫背?

文章插图
3、冤案难以上达天听 。大旱能够引起重视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只能证明案件本身存在冤屈 。只能引起大家对于被害者的同情 。但却不足上达天听 。从而让冤案昭雪、让真凶落网、让贪官伏法 。可是如果冤案能够让当地大旱三年 。却是能够引起朝廷重视的 。而在《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中 。正是由于楚州三年干旱 。这才引起了窦娥父亲窦天章的注意 。使其决定停在楚州调查干旱的真正原因 。进而为窦娥洗清了冤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