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煲汤怎样更养生

秋季煲汤怎样更养生
秋天喝汤对身体很有好处,滋润的汤水能够缓解秋燥,对于女性养生也颇有好处 。但是很多流传下来的喝汤习俗 , 如老火汤更补身子、喝汤就要趁热喝等说法是否真的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小编带你一探究竟,汤要怎么喝要养生?
【秋季煲汤怎样更养生】汤煲得越久越好?
很多人觉得汤煲久了之后就能够把汤料的营养熬出来,所以“老火汤”在坊间一直都被认为是补身子的好食物 。但是在高温下长时间的煲煮,食材当中许多营养素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 。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 。所以煲老火汤时间不宜过长 , 一般以2小时以内为宜 。
如果要煲鱼汤的话,时间则要再缩短一些 。鱼肉比较细嫩,煲汤时间不宜过长,所以只要汤烧到发白就可以了,再继续炖不但营养会被破坏 , 鱼肉也会变老、变粗,口味不佳 。
如果在汤里放人参等滋补药材,煮的过久药材中的有益成分就会分解 , 失去补益价值,所以这种情况下,煲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 。最后,如果汤里要放蔬菜,必须等汤煲好以后随放随吃 , 以减少维生素损失 。

秋季煲汤怎样更养生

文章插图
汤越浓越好?
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 , 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 。很显然,看上去越浓郁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
所以尽管浓郁的汤看上去要更有营养更美味,但是为了身体着想还是要尽量少喝,特别是痛风或者糖尿病的患者来说 。
汤越烫越好?
家里熬了汤,妈妈一般会叮嘱说要趁热喝 。汤真的要趁热喝吗?其实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在摄氏60度左右 , 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 。
如果经常喝滚烫的热烫 , 很容易损伤食道,也会增加罹患食道癌风险 。所以建议等汤稍凉再喝汤,较健康 。此外,除了滚烫的热烫 , 其他的热食也尽量要少吃,可以等到凉一些比较好入口的时候再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