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异常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 , 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 。《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 。
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 孝之终也 。夫孝 , 始于事亲 , 中于事君,最终立身 。”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 。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一样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 。第七章为三才章 , 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 。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 。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 。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 。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 。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 。
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 , 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 。第十五章为谏诤章 , 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当怎样办 。第十六章为感应章 , 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到达极点就能够感应神明 。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当怎样办 。《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 。《孝经》,它不仅仅能教我们学会孝 , 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孝经读后感(十一):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国学经典诵读《大学中庸孝经》,《孝经》的资料好象都比较难懂,爸爸妈妈又和我一齐阅读了《二十四孝》,我觉得其中的故事都十分感人,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 , 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
自古以来,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 。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人类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是思想教化的源泉 。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给予我们一切,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总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劳而无怨 。
百事孝为先,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孝道就是要尽心尽力的供养父母 。如果一个人连自我的父母都不爱,又怎样能去爱他人、爱国家呢?
此刻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异常是我们这些00后,经常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自我要向父母要点什么,想要怎样样玩耍,自我喜欢怎样样就要怎样样 。与父母一齐时 , 自我必须要选最好的,要玩自我最喜欢的;吃东西时必须要选自我最喜欢吃的 。有时,父母指出我们的错误期望我们改正时,我们不仅仅不愿意承认,反而还会发脾气;有时甚至还会在对父母、长辈说话时很不礼貌 。
所有这些表现,和《孝经》中的要求相对照,关键是“孝顺”二字没有做好 , 我们距离《孝经》中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读了《孝经》这本书 , 我以后必须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 。让我们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吧!
孝经读后感(十二):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 , 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 。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 。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 。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 , 《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很多言论 。
《孝经》中 ,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 , 地之义也 , 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 , 德之本也" 。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当身体力行的 。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
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父为子纲"(指父亲对子女有绝对权威),于今已绝对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在信息便捷的今日,已能够不必理会这句话,这是因为当时联络多有不便 , 也是社会生产力限制下的说法 。
推荐阅读
- 潮汕话白仁仔是什么意思啊 潮汕话白仁仔是什么意思
- 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内容
- 新凉鞋磨脚怎么办?如何轻松解决凉鞋磨脚
- 汽车故障码奇瑞B130300是什么问题
- 交通肇事罪有什么能缓刑的
- 带感是什么意思? 带感什么意思
- 粘人精还有什么精 粘人精的意思
- 茶杯猫寿命有多长
- 犯罪预备是否负刑事责任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