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中“天人合一”的医学观

以孔子“仁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走向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段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的基础性观念 。回看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无不以此作为理论基点,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理论体系 。有不少中医药史研究者认为中医药学中“天人合一”的医学观主要来自道家学说,但笔者认为此说有失偏颇 。就对中医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面性、深刻性影响来说,儒家远远超过道家 。以下将简述之 。
天有五义 至高无上
“天”可以称为中国文化哲学中最古老的范畴,现存最早的文献“甲骨卜辞”中就有“天”的概念;其后,《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及诸子著作中更是频繁出现 。但是,“天”这一概念的涵义也歧义不一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就曾作出过概括:
在中国文字中 , 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 。曰主宰之天 , 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 。曰命运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 , 如孟子所谓“若天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 。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所说之天是也 。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为性”之天是也 。(《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
实际上这5种天的涵义还可简括为2种,即主宰之天与自然之天 。研读先秦典籍,不难发现商周时期的人们心中的天,具有“吉凶祸福”、“得失成败”的决定权,是至高无上的天上的主宰 。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文化哲学意识亦不断提高 , 到春秋战国之际已达到相当水平 。“天道远 , 人道迩”即是这种进步与提高的具体表现 。其后,天还渐变为宇宙中天地人并举的自然存在 , 或变为人之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根源 。《尚书》、《诗经》、《左传》中的天,多为前者;《论语》、《中庸》、《孟子》、《荀子》中的天,多为后者 。而“天人合一”之观念则来源于《中庸》与《孟子》 。
《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四书五经·中庸章句集注》中国书店)《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天命之谓性”与“尽心知天”两个命题都是用天命来说明人的心性乃天之所命 。这是在中国文化哲学中首次把天内化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把天和人及天人关系哲理化 。稍后出现的《周易大传》作为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著述,就在此基础之上对天人关系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与阐释 。
“天人合一”内涵有二
《周易大传》出现在先秦战国时期,它是这一时期儒生继承思孟学派之“天人合一”观念并把阴阳家的阴阳学说融合到对《易经》的解说当中,创造出儒家的宇宙模式,进而再释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而创造“天人合一”这套哲学,其目的就是“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系辞上》,齐鲁书社)
《周易大传》中的《系辞》上下 , 可称得上儒家学派的《易经》通论,它集中论述了易学的基本原理、卦爻结构和象数体例 。《系辞》作者认为,《易经》只是对客观外界的一种摹拟、象征和反映 , 它是古圣人(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 观鸟兽之文,与地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而提炼出来的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结构 。

推荐阅读